来大学讲课快有一个学期了,和同学们聊天,感受着他们的快乐和憧憬抑或压力和迷茫,仿佛又看到了当时大学时期的自己。如果重新再读一次大学我应该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吧~
为什么要读大学呢?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个问题,能上大学的都去读大学了,按部就班就是这样。但是对大学的期待不同,最终的收获也不同,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有些同学认为大学是高中的延续,以学知识为主。期待老师们像高中一样讲的细致和透彻,自己多刷题拿到高GPA。固然,学知识是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大学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是老师带着学,大学里更强调自学能力,甚至是能清晰讲课和表达的能力。老师的定位更多是提供经典的学习资料,设计教学大纲引导同学们学习,同时对学习进行兜底,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或者疑惑等。自学能力尤为重要,进一步可以尝试通过自己搜索资料、比对不同学校的课程等方式,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顺序和内容。自学的前提是转变认识,改变原来的“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主动利用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优质的学科或行业自媒体、经典的教材等,学习、分析、讨论,还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找老师兜底。这样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项目中,或通过探索发现自己专业中感兴趣的方向。自驱力是优秀同学的重要特质之一,一个人积极、主动、勇敢、坚持去探索去追求,那么他成长就会更快。
大学除了必修课之外,还有太多东西想去学习,是浅尝辄止还是刨根问底?如何分配精力是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比喻成T型,即一专多长。需要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不管是某个细分学科的科学研究,或是工程动手实践能力,或是用户分析营销运营等能力。看家本领不是简单看些帖子就能获取的,需要在别人的指导下投入大量的精力。如果只是感觉有兴趣,又不能静下来深入钻研、长期琢磨,最终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却没有收获,没有动手实践的反馈很难有真正的收获。人工智能领域有一对概念,“判别器”和“生成器”,一个图像分类器是判别器,判断图片是什么类型或者是否真实,而图像生成器是能够生成含有各种细节的画作。两者的难度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培养看家本领来说,仅仅输入还不够,还需要有多次输出(复现或创造)并总结复盘。在学习的时候尽量不局限于看懂,而是着眼于如何输出,那是更加真实和深入的理解。“一专多长”的另一方面是有多个较为擅长的方向,不一定是专家级别的水平,但是保持经常关注,并具备必要时可以切换到该赛道的能力。不同领域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有相通的地方,可以举一反三。比如精通JAVA编程语言之后,再去学Python就会轻松很多。为什么要关注多个方向呢?可以从其他领域借鉴经验和思想,可以寻找交叉学科方向或是跨界领域的机会,或者是自己有兴趣但很难再投入大量的精力。大学阶段更多是探索外界认识自己,寻找感兴趣、能胜任、有前景的领域,等到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再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锻炼。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教训之一就是缺少培养可以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了,在一段时间里用心做好一件事,贪多贪全最终每件事投入不足就很难有收获。
在大学里,我们学习如何学习,我们也探索如何做好一件事。可以把上课作为一种演习,通过这个case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个比上课学习的内容本身可能更加重要。上课的知识可能毕业之后就很少用到了,但是快速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信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有用。那么,如何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培养这些可迁移的能力呢?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差不多就得出了答案,比如可以借鉴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PDCA。
- 计划(Plan)。搜集情报,网上搜索或线下咨询,整理已有的资料、经验、教训等,梳理关键节点和挑战。定义问题,明确目标,把问题或者目标分解,不重不漏。根据分析和资料制定方案和计划,针对核心问题分配相应的资源和精力。
- 执行(Do)。勇敢坚决地执行计划,不拖延,不偷工减料。
- 检查(Check)。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衡量问题解决的效果,分析有哪些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走了哪些弯路以后如何改进,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按期执行计划,有哪些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处理(Act)。针对复盘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通过实践验证确认改进方法是否有效。
认真做好一件事可以类比成打仗,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相应的案例,同时要尽量勇敢和坚决的实现预定计划。在搜集情报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判断和识别,知道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真实的,知道哪些人或机构是靠谱的,这并不容易。一般来说,有价值的信息是基于逻辑和事实的,允许别人讨论与思辨,经得起多方验证和比对的,而不简单是口号、情绪或威权。此外,我们培养自己的品味,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从而将精力更多放在向优秀的人学习、做有意义的事情上。如果我们把这些事做好了,可能算得上是一个有悟性的人吧~
我们在大学里,以上课为契机,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通过学习课程这种场景进行演习和固化,也培养了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培养自己对信息、成就和自媒体等的品味与判断力。这些能力和素质可以迁移到上课之外的其他领域。毕业时不仅熟悉感兴趣的学科的知识网络、核心概念及相互联系,也初步了解该领域内优秀的团队、自媒体等,向优秀的人学习,做一个靠谱的能干的人。
此外,大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和别人的互动。和不同同学、师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学会去理解、尊重和信任别人,学习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学习互助共赢。类似于“刻意学习”的概念,我们有意识地去观察别人,模仿别人,思考怎样是对的、怎样是不合适的,思考怎样和别人相处,而不是浑浑噩噩或任意妄为。同样地,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我们可能会退缩、会任性,可能会急于用各种成果或者表现向别人证明自己,可能会因为有同学比自己各方面条件好而压力大。我们会觉察到这一点,然后慢慢调整,只要往前走有所改变,总是好的。在善意地主动试探和互动中,我们感受并确认彼此的边界,求同存异,慢慢找到归属感。我们在和外界的互动中,寻找自己认可的和愿意长久追随的人。
大学还有一个定位是过渡,从学校到社会。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学习和高考为目标,大学后我们尝试更全面的认识自己,思索自己的使命远景价值观;更全面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思考未来的发展。要有主动规划的意识,去观察和思考趋势,而不是临时抱佛脚,脚踩西瓜皮。类似于PDCA循环的方式,大一就可以开始探索并验证不同的可能性,以后从事技术或非技术的工作,对行业或待遇有何预期等等。多年后回顾,可能只有大学时期能有那种心态和时间去系统思考和探索求知,学习“无用之学”。此后戎马倥偬,忙于种种琐事,要是当年能再多花时间读书思考就好了。
时间管理
上大学的体会之一就是很快发现时间不够用了,想做的、要做的事情太多,必须有所侧重。“内卷”这个词近年谈了很多,仿佛不内卷就只能躺平,这是一个误区。做无意义的事是内卷,但投入精力去做有价值的事不是内卷,而是勤奋或奋斗,不能因此而否定勤奋的价值。大学四年的规划因人而异,比如一种可能的安排是大一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大二可参加若干比赛或准备留学相关的英语考试,大三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大四准备申请或实习。
我们把要做的事情根据是否紧急、是否重要来分类,优先去做重要的事情。如果紧急的事情太多,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要及时纠正。如果不能多花时间去做重要的事,那尽量尝试少花时间做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另外一种分类的思路是这样的:一类是和自己中长期目标密切相关的事情(比如和考研/求职相关的),一类是满足自身需求的事情(兴趣爱好,吃饭睡觉,情感需求等),还有一类就是做了会后悔的或浪费时间的事情。当然,这个分类因人而异,比如刷剧有时候是满足个人需求,有时候又会是浪费时间,由自己来把握,只有自己才对自己负责。
脑力劳动的工作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原创,提出新的科学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技术等等。一种偏应用,如何针对实际问题从已有的工具、方法、理论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来解决问题。还有一种偏推广,如何把技术、理论或观点用清晰通俗的方法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这些都很重要,选择你所感兴趣或者认可的方向去探索。
去坚持做好一件事,很多时候是要和自己思想作斗争的,不停鼓励告诫自己,不能好吃懒做,不要软弱,不要半途而废等等,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最理想的状态是把努力做事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像呼吸一样,不用去停下来思考要不要现在吸口气,而是直接去做,不去多想。孔子说“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样的理想状态,理性和感性达成了一致。
假如大学可以不停地重来,下一次重读大学是否会更好?也许是的,如果知道大学毕业时或四十岁时会有什么遗憾,也许提前准备后遗憾就会少一点。虽然我们很难重读大学,但是以前人为鉴还是会有很多收获。很多学校会有优秀毕业生访谈或者专题,可以通过学长学姐的经历给自己的大学规划提供参考,也可以通过聊天了解别人大学期间的遗憾或是教训。最重要的还是要行动,不然“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们的观点从何而来
对于同样的事情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从何而来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时候对书没有判断力,不管是地摊书还是书店里的书,不加思辨直接读。默认书里说的都是对的,默认老师上课时讲的都是对的,默认家长说的都是对的,电视上说的都是对的,默认时装发布会上的就是今年流行的,等等。写作文时甚至大规模地拿名人名言来做论据,因为这个是某个名人说的,所以这个观点是对的。现在想来并不是这样,我们还是需要有思辨能力,去分析去思考,而不是盲信。不能因为谁嗓门大谁是对的,不能因为谁感情真挚谁是对的,不能因为哪个专家发言就是对的,不能因为谁被转发点赞的多谁是对的,不能因为是亲朋好友说的就是对的。这些并不是你选择某种观点的理由。我们基于公认的事实,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得出观点;允许持不同观点的人进行讨论和思辨,最终综合多种信息得出结论。观点都是有立场的,别人的立场并不一定和你一样,不然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如果一个观点刻意隐藏或歪曲某些事实,或针对别人提出的事实和质疑顾左右而言他,或是双标,那背后的人多少就不可信。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观点需要一事一分析,不能因为那个人之前说了99句真话而盲目假定他说的每句都是真话。假如你有关注或思考过怎样在外网带节奏或引流量,那你对别人在内网带节奏的种种技巧就洞若观火,这是另一个判别器与生成器的例子。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对外界信息加以辨别,就像训练AI模型时要清洗训练数据,淘汰质量差的有噪音的数据,对于一些一时难以辨别真假的消息或不紧要的消息就暂时搁置。
我们针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的问题去思考去选择,形成我们的立场。你相信什么,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你自己。对于中外的媒体不同背景的人立场不同,我们从小就知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而外国人可能会坚信只有外媒才是中立客观的、中国媒体的消息都是假的。我们要站稳自己的立场,探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音乐、文字、视频等是通神之物,能影响甚至左右你的观点,必须谨慎思考和辨别,不可任由他人摆布。可能你每天都在思考怎么做技术,怎么把事情做好,有的人整天在想怎么造谣、怎么狡辩、怎么扭曲事实、怎么引流量、怎么让你看到他们愿意让你看到的消息,那些人当然比你更懂人性、更懂操控舆论,你也更容易掉坑里。所以信息时代对待铺天盖地的舆论更是要谨慎,《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里对一些常见的思维误区进行了澄清。“人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这种困境,对于重要的问题要保持怀疑的态度,站稳自己的立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还有一类问题是个人选择,没有一致的答案,也没有理性的解释。比如是奋斗还是躺平,是选择公平还是效率,看重过程还是结果,选择善良还是丛林法则等等,这些问题很难说一方能完全说服另一方。有时我们因为信任那个人从而信任他的观点且不加过多质疑,这就有点类似于宗教的情形了。
如何成长
最近大模型很热门,ChatGPT/GPT-4等模型甚至可以用来自主探索完成一项任务,我们成长的过程可能和AI模型的训练迭代比较像,这也是悟性的一种体现。自己给自己定个任务或出个题,搜索相关资料和经验参考,把问题和任务分解成小目标,制定计划。对于每一个小目标,行动、复盘、再改进,迭代着优化解决问题的效果。最后把每一个小任务解决好,再综合起来解决给定的任务,再复盘总结经验和教训。和AI模型类似,训练数据非常重要,需要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挑选可信度高、泛化性好的信息,再加以分析和理解,形成经验和思维范式。悟性大概是说这样一种思考和成长的过程,对于每一次行动有理有据,从多种可能的选项中选择最优的一个。那如何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发现新的东西呢?第一性原理是一种方法,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根据公认的事实和带有概率的假设,利用逻辑推理,从所有选项中搜索得到最优的一条路径。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多思维惯性,假如我们生活在不一样的平行空间里,眼睛看到的左右和实际的左右是相反的话,那么你每一次行动就需要回归到原点,重新用逻辑分析应该是伸左手还是右手。科研创新也是类似的思路,回归到问题的原点,一路走来根据逻辑分析思考检验每一个事实和假设,如果有新的假设或事实观察的话,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还有很多问题仅靠想是不够的,还需要敢于行动,直触核心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投石问路进而选择下一步的方向。
To be continued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