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秋叶

说起南京的秋天,我总会想起十月的桂花和十一月的秋叶。到了深秋,去紫霞湖或者流徽榭逛逛,山上、湖边的树林五颜六色,上有蓝天,下有碧水,秋风拂过,湿润而不觉寒冷,坐着晒晒太阳,想想就是很惬意的事情。爬山的路上,叶子簌簌而落,它们完成了一生的使命,在冬天到来之前从容地回归大地。它们的一生如此卑微,几乎没有谁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倾听过它们的喜怒哀乐,也不会有谁惦记着它们。也许芸芸众生也是这样,能尽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足够了吧。

十一月颇不宁静,先是北京大兴区的一场大火掀开了仓促和无情的赶人的大幕,低端人口甚至在各平台变成了敏感词。然后是红黄蓝的虐童和性侵,政府迟迟不肯正视和一味的遮遮掩掩让“塔西佗效应”这个词广为传播。北方进入寒冬后,不少农村地区煤改气后,天然气供应不上,原有的煤炭锅炉又被拆除,农民没有取暖设备,冬天过的就很艰难。政府控制了话语权,人们敢怒敢言而不得言,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多这种冲突吧。

舆情控制很有中国特色,不知道什么级别以上的政府有权限在社交网络上删帖或者禁言。社交网络几乎全面实名化,若有谁举报或者爆料,当事人完全能预料到后果。若热点以举报人承认造谣结束,只会让人猜测背后的难言之隐。政府设置了社交网络的禁区,处罚那些私闯禁区的人,而后其他人就老实了或者认命了。有别的办法吗?我也不知道。主动权在政府手中,不知道有什么方式会让他们松手。

这个月想明白或者注意到一个道理,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主观代入情绪,不要不停暗示自己这件事很艰难/悲壮/辛苦,而是安安静静的去做,专注于事情本身,而不是对它的评价/感受,有点像无知者无畏的意思。有时候你暗示的多了,本不是什么事儿的事情,就真的变得痛苦/悲壮/艰辛了。

十一月工作上波澜不惊,都是一些项目设计的扫尾工作。月初考了托福,成绩出来超出我的预期,只能说是运气好。周末开始有规律的爬紫金山,天气好的时候真是享受,以后也会怀念吧~又想起小时候的一些琐事~

小时候我不好好吃饭会被爸爸打(那时候哪里想得到现在自己会变成饭桶….),爸爸给我讲以前在吃大锅饭的时候要动脑筋才能多吃饭,第一碗饭不能盛太多,这样可以快速吃完去盛一碗满满的饭;如果第一碗饭盛多了,吃完了就没饭了。我到现在还记得这个经验,用起来挺好使。

还有小学五六年级的暑假,不知什么原因我萌生了要锻炼身体的想法(也许因为那时身体瘦弱容易被人欺负),下午三点多睡完午觉起来就开始锻炼身体,没有哑铃就用厨房的油壶当哑铃,没有跑步机就用手扒着门框原地跑步😂还有仰卧起坐什么的,锻炼完之后再看两集东南卫视的宠物小精灵,现在想起来都还是满满的幸福感。

还有前几天在想小时候有哪些对我有影响的事情,想到了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讲童第周的课文,里面童第周好几次在说“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我当时读了好几遍课文,深以为然。榜样的力量是真实而重要的,而后的成长轨迹也见证了这一点,就像水池中的鱼,池子变得越大,鱼就能长得越大。现在回头看,成长的路上有太多偶然,不经意间的一件事情可能会长远的改变你的轨迹,于是心存敬畏,尽量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END

 

0 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