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海风

四月五月真是好日子,风和日丽的时候在外面随意走着,心里回想着《给猫夏的你》的调调,“五月炎热天气的日数,比四月多,比六月少……”风从远方的海吹来,望着山里茂盛的树林,心就静下来了,放任自己随便去想点什么。想起以前说自己要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当时不以为意,以为只是随便说着玩玩,没想到我竟然一路折腾辗转入坑了,挺神奇的。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话,“你们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我们人生轨迹交汇的地方,有着大家共同的故事,或欢喜,或悲伤…那里保留着时光里的你和我。越来越少的相聚,让我们觉得 ...

三月的新鲜

时间不声不响的到了四月下旬,一直没想好三月记点什么,现在就随意写点流水账吧,聊做记录。 年后去南京办离职手续,然后就去香港。这里的学习生活都是新鲜的,生活作息习惯要重新安排,这种感觉就像当年刚上大学、刚工作时一样。没想到工作了四年又回到学校里了。选择读博也许是兴趣,也许是趋利,也许是为了几年时间专注学习提升,但不管怎样这的确是冒险的选择。当然也有一点优势,工作几年之后更懂得珍惜时间,更清楚什么东西重要,而什么是浮云。 学校在西环附近,后面有龙虎山,爬山锻炼身体很方便。学校锻炼设施都是免费的,而 ...

在通识阅读中,寻找人生意义

by 郝景芳 大家好!很高兴回到学校,我对图书馆非常非常有感情,很多影响我很深的书都是在图书馆这边接触的,所以我今天来讲一讲阅读和我自己的一些经历。 我今天讲通识阅读与人生意义。平时我们会问我们从哪里去寻找人生意义?这个话题说起来非常大,也很空,我们可能茶余饭后聊一聊,但是好像谁也不会把这个问题当真。但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在书的海洋里面去寻找,前人曾经提出过哪些可以被称之为人生意义的东西。 人活在世上都还是需要某种意义,不一定像我们小时候学的黄继光、邱少云那种烈士才叫有人生意义,而是每个人都需要 ...

A Career Cold Start Algorithm

转自:湾区日报 摘要: 刚加入一个新团队,采用如下算法:找个同事聊30分钟;25分钟让他说说你应该知道的事,你记笔记;3分钟让他说出本组最大的挑战;2分钟让他推荐几个你应该去聊的人,然后逐个重复以上算法,直到没有新名字出现为止。 “本组最大的挑战”有时候是举手之劳就能解决的(如会议太多、老是订不到会议室等),如果你解决了,你就迅速给大家留下好印象了。“推荐几个你应该去聊的人”能让你迅速了解组织里那些人是重要的人,看谁名字出现频率最大。 原文: Several times in my career, I’ve joined a team whose work was a ...

写在冬日-赵园

文/赵园《红之羽》 每当秋意渐深,总会意兴萧索,有对于漫长冬日的畏惧。残留在枝头、在日见凛冽的风中抖索的,在行人脚下碎裂的枯叶,会令你适时地想起古昔那些关于秋的感伤的文字。你尚来不及吟味,一场场大风过后,冬就真的来了。 其实冬自有它的美,尤其北国的冬。郁达夫由北京胡同中的冬日,读出了“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北平的四季》);鲁迅更由北方蓬勃的雪,发现了蕴藏在酷寒中的力(《雪》)。北国的雪在鲁迅的笔下,激情喷薄,宛如冬之精灵。那是另一种生命的张扬,非强有力者即不能如此生动地感知。我想,不会再有更生动的 ...

每日人物-赵立新

转自微信公众号每日人物 赵立新有一张自带古典气质的脸:眼眶深凹,鼻梁挺拔。这张脸出现在最近的《见字如面》里,是汉文帝和郁达夫,出现在张黎的电视剧里,是罗文和沈一石,出现在话剧《大先生》里,是鲁迅——给他什么角色,他就是什么样子。 11月中旬,在话剧《父亲》的排练区,穿着棕色马裤、黑蓝色格子衫的赵立新迈着大步走向演员,靴子打在地板上,发出哒哒哒的声响。“不占优势”,他模仿着剧中人物的腔调,大声念了一遍,“重音在前面,不在‘优势’上”。时隔12年,他再次演绎这部话剧,和金星搭档,既做导演,也是主角。 跟赵立新 ...

二月的旅途

二月的时空变换让人恍惚,在不同地方飘着一个月就过去了。先从纽约去新奥尔良,再回纽约,回南京,回谷城,再去孝感、南充、西安,而后回谷城、回南京。虽然旅途波折,但过年跟家人呆在一起,聊着过去的故事,又聊着未来的打算,感觉踏实又温馨。我心里一直把家里的屋子当做新家,但坐在家里才意识到搬进来已经住了14年了,家里似乎凝固在了我14岁的那一年。 在香港转机的时候碰到一大家子的人一起准备去国外玩,不同岁数的小孩子们一起打闹玩耍,他们的想法简单纯粹,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跟亲戚们一起的年味,热热闹闹的过年真好。 ...

朱自清-春

这是朱自清1933年写的散文,在中学课文中学过,现在读着仍然很有韵味。春,要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 ...

一月的自由

元旦节前办完离职手续,整个一月份就呆在纽约了。工作三年半还没有过这么长的假期,人一下子自由了反倒有点不习惯。给自己找点事做,也好好整理一下思绪,重新寻找求学和成长的感觉。再过几年就要奔四,曾经遥不可及的事情就在眼前,虽然如此还是选择了重新出发,不管怎样尽力了才能无悔。 工作的时候渴望自由,想要很长的假期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一旦拥有这些自由之后,如何能坚持去行动还是一件挺难的事。自由与自律是相对应的,没有自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自律要节制人的欲望,这很难,甚至要像和尚念经似的反复警醒自己、给自 ...

苦夏by冯骥才

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儿钻进来,把周身滑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是我逃遁似的一步跳出了夏天,还是它就像1976年的”文革”那样——在一夜之间崩溃? 身居北方的人最大的福分,便是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分明。我特别能理解一位新加坡朋友,每年冬天要到中国北方住上十天半个月,否则会一年里周身不适。好像不经过一次冷处理,他的身体就会发酵。他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国河北;虽然人在”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