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随谈

随便写的文字

七月的火炉

“火炉”南京,此言不虚。今年是我在南京经历的第四个夏天,前几个夏天没热几天就过去了,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政府重视绿化改善了城市小气候。火炉毕竟是火炉,整个七月中下旬,南京气温连日徘徊在39~40度左右,到了晚上八九点,江边散步的时候还是热浪,江苏地区的用电负荷甚至突破了一亿千瓦。七月去了两次电厂的施工工地,解决开关柜铜排布置的问题。下午两三点温度那么高,还有很多农民工在工地上辛苦劳动,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我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是很尊敬而有耐心地跟他们说话,尽快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里面有一连串 ...

六月的考试

六月有各种考试,高考中考期末考,甚至四六级还有CFA等考试都来凑热闹。“冰火两重天”,考前是挑灯夜战,考后是夜夜笙歌。有时候会想,不说所有,倘若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像期末复习一样高效投入,那自己得能学多少东西。 大四毕业的暑假我去贵州铜仁支教,说是支教其实就是和同学们一起聊天一起做游戏。他们学习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刻苦,但是缺少好老师的点拨,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更加无助。支教时间太短,很难一道题一道题去讲,而空谈学习方法他们又不容易理解,这可能就是短期支教的弊端吧。那年认识的同学还是刚上完初一,而今年他 ...

五月的学习

五月很充实。自己做主设的工程碰上了出图高峰,除了出差加班之外,剩下的时间就尽量去学习CFA一级的知识点。虽然这么说,但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甚至没来得及做一遍模拟题就去参加考试了。近乎于裸考,成绩自然不理想。自己时间安排不合理,执行力不够。好久没有认真去学习,记忆力和理解力就退化了。不过回过头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收获。以考促学的好处在于短时间内把知识面铺开,快速了解一个专业的概貌,并且有题目和知识点用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程度,节奏也可以更快。 想起以前中学高强度的考试,那和上大学 ...

四月的清明

四月里是清明,风吹杨柳青。四月,公园里的花一大片一大片地开着,山里的叶子还是嫩绿嫩绿的,春风微醺,空中弥漫着翠绿的味道。四月大概是一年里最好的了吧!像是人的青春,已经成长起来,但还不用承担生活的重任,未来还有无尽的可能,正是一片勃勃生机,昂扬向上。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两个字本身描绘着春天的美好。在这个节气里,人们或祭拜先祖怀念先人,或约伴踏青享受春光。 “退出策略”是投资领域的一个词,是说VC/PE等投资公司如何把自己的投资套现获得回报,这种权益的“退出”在投资当初就需要进行考虑。类似地,在我们选 ...

三月的隐喻

隐喻(Metaphor)这个词我是近两年才开始听说的。乔治·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到,“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是语言学中的一种现象,我们透过隐喻去理解抽象或者不易觉察的想法,或者通过隐喻加深对某种观点的认同,甚至通过隐喻来搭建、强化我们的思维框架。我忽然意识到这些年自己热衷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了:尝试寻找隐喻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生活。比如,我会用“水深处的鱼,土壤深处的种子,大洋上的破冰船”等等的事物来定格 ...

买房、职业发展及其他

这又是一篇碎碎念。 转眼到南京工作已经两年半了。南京郊区的房价从一开始的1.5w涨到现在的3w+,而工作又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买房、职业定位还有生涯规划,这些都是重大的选择。 想当初选择到南京工作,就是觉得能踏踏实实做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在能源行业里熏陶历练,以后在专业技术和项目管理方面有所特长,这就是简单的职业规划。但是这种计划过于短浅,最多也就是前十年的规划,再往后如何向上发展或者退出再选择另一个领域,都是没有考虑过的。找工作那会儿,看重的是对专业工程师的自我肯定还有对南京的偏爱,忽视了对备选方 ...

二月的月圆

今年元宵节是2月11号。那天天蓝得灿烂清爽,我们一起从南京去无锡。至此,十二年前的“华东五市”,我们全都一起走过一遍。无锡是个好地方,节奏不快,物价水平不高,有很多美食,也有文化积淀。白天逛逛崇宁寺、南禅寺、清名桥,尝尝当地特色小吃。傍晚去惠山古镇看花灯,人山人海,真热闹!晚上在古镇边赏月,旁边隔两条街就是拥挤的人群,而此地小溪边上只是三三两两的人,闹中取静,这种感觉真好,真想让时间静止下来。我觉得理想的生活就是这样,有人爱,也有爱的人,一起体验生活,一起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在繁忙的工作中, ...

一月的过年

一月很早就过完了,很多碎碎念。 过年走了很多地方,回家然后去四川、去重庆,再回家,再回妈妈的老家,再经武汉回南京,数数竟然买了十张火车票。有些人觉得年味越来越淡,而我仍然很盼望过年。对我来说年味就是一家人团聚,不再担心学习或者工作的烦恼,准备好吃好喝的,一家人打打牌、聊聊天,或随便逛一逛发发呆。拿一张纸去画家里亲戚关系谱,那些年从来不明白的亲戚关系还有他们的名字,终于弄清楚了。回家帮爸爸妈妈清理电脑,教他们用各种APP,推荐靠谱的信息阅读来源,然后用google earth一起看他们长大的地方,看他们这么些 ...

十二月的故乡

老家是鄂西北的一个小县城。别人问起时就说是湖北的,再细点就说湖北襄阳,几乎没有机会说到谷城这个名字。2005年初中毕业后,我在谷城呆的就很少了。这个月中旬请年假回家,亲切而又陌生。从汉口上了车,几乎整个车厢都是在讲家乡话,我张着耳朵放肆地享受着。还有家乡可口的牛肉面,这是用碱面做的,味道和其他地方吃的都不一样,小时候早饭经常吃。回家又有种陌生感。小时候熟悉的街道商场不见了,童年的小伙伴和同学没了联系。这是我的故乡,也只是我的故乡了。 这次回去见了初中班主任,聊天谈起现在的初中,她感慨现在学生的素 ...

2016年碎碎念

今天是2016年的最后一天,朋友圈里大家纷纷总结2016、展望2017,恍惚中我感觉像农历过年一样,也许这就是“年味儿”的一部分吧。以前跨年我们刷着人人网,现在刷着朋友圈,不一样的岁月,一样的精彩。朋友们散落天涯,都过得挺好,就很好了~ >学习 读书的时候,往前看基本是看到毕业,再远的路一般都是模糊的;工作后,往前看能一直看到几十年,要考虑的事情一下子多了很多。以前在学校没做的功课,后面都得慢慢补。比如怎么样调节心态,怎么样与人有效沟通,怎么样防范危险,怎么样保持健康,怎么样保有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