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新年

今天是1月的最后一天,窗外正下着大雪,吃过晚饭去长江边上走一圈,万籁俱寂,时间一下子慢下来了。小心翼翼在雪地里走着,一边想想过去的一年,一边再想想新的一年,这也是雪夜漫步的一种乐趣吧~

想想自己竟然已经26岁了,真是不可思议。2015年过得波澜不惊,安安稳稳。年中转正,年终领证,这该是两个节点性质的事情吧~这边的工作节奏不快,画图、写报告、用工具软件,一切都按部就班,电气一次的卷册几乎都参与了。当然也有变化:使用新的设计平台、参加总包业务、参加海外工程,这些都是大家一起在摸索、在学习。还有时间的话,就会去充电,看国外的设计手册和标准,看最新的厂家资料,看知网/IEEE上的行业前沿论文,看以前工程的经验总结,看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技术方面的能力很重要,而非技术的能力也不可少,PPT展示、项目管理、财务法务常识、英语沟通等等,其重要性在最近几个工程中都体现出来了。这边的生活节奏也不快,只是工作后的自由时间少了很多,周末过得往往很独立。走路,骑车,或者去南图看书,整理电脑中平日来不及阅读的内容,一晃周末就过去了。生活过得越来越简单,联系我的同学很少,很多同学也不再联系,或者工作后本来就是如此吧。习惯了没有他人在场的生活,也习惯了自己的随性和爱折腾,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这一年股市沉浮,牛市熊市都经历了,就是老股民了,也是一种体验。这一年去过不少地方:镇江、扬州、婺源、杭州、上海、北京、台湾、西安、马鞍山、黄山。在路上,我看风景,也看到自己,在快节奏的陌生环境里突然停下来,去感受那些打动我的瞬间,也是一种享受。

2016年会是什么样子了?于自己而言,还是积累。工作上按部就班,以补短板为主,主动去积累去开拓去总结。重视技术,但不迷信技术。珍惜工作之余的时间,好好过日子,多花时间去陪陪亲人,提前考虑父母年老之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剩下的用于自我提升的时间要高效利用,记录时间的开销、制定每周的计划,不贪多不求快。碎片化的阅读太多了还是不好,less is more,没有那么多的事情非做不可,没有那么多的消息非看不可。在一段时间里尽量做好一件事,比如整理出一份散文诗歌的集锦,一份中学学习方法集锦,或者练习好英语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如果再加上一件有挑战的事情的话,就是想办法与更多的人交流、共事,无论是志愿、论坛还是其他活动。

最近看了好几篇帖子分析国内经济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似乎有种好日子到头的感觉。供给侧改革,房地产去库存,都在遇到实实在在的阵痛。别人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以后要是出现这种全行业的衰退该怎么办了?会不会你花很多时间掌握了一点技术能力,却发现没有用武之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以后真真实实地要去考虑“挣生活” 的问题了,去学会如何负重前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曾在大一时想以这个为题写一篇日志,后来发现题目太大,无法驾驭。也许我们可以罗列出这个时代的种种特征,但是却无法给出各自的权重,因此不能形成对这个时代的整体感觉。如果让我来看这个时代,我觉得是一个需要再平衡的时代。现在有太多的不平衡,比如城乡发展,比如财富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比如社会评价标准,等等。这背后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倘若一个人知道做一件事是不对的,做的时候心里不安,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现在有人知道做一件事是不对的,却仍然心安理得地去做,只因为别人都是这么做,这就是不好了。如果不给那些坚持正确地做事的人撑腰,以致劣币驱逐良币,那么社会用于防范风险的成本一下子高起来了,欠的债迟早还是要还的。

生活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人过着不如意的生活,我们彼此并不是完全分裂着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应该担起一份责任,去关注、去思考、去发声、去行动: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如果大家都不作为,那么后果仍然是由自己承担。

 

 

0 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