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回忆

八月过去很久了,香港的夏天还没结束。想着忙一阵可以闲一阵,但估计以后很难闲下来。稍微盘算一下就有做不完的事。这个月调代码写论文试着投出去,最终感觉把握不大还是放弃了。看着调了半天的程序崩溃、方法无效的样子,像人崩溃一样,瞬间地、难以抑制地,无奈又无助。忙起来了时间过得很快,陷入细节后很容易瞎忙。弯路一条条走,踩过坑了就有经验了吧。

已经三十岁了。好像昨天还是父母刚到三十岁,今天就轮到自己了。小时候是初升的太阳,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后来各种可能一个个消失了,能选择的路越来越少,就等同于有了方向。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选择了一条路就好好去走,即时到了四十岁没什么成绩也无所谓。人为什么要奋斗?有的是因为有志向,有的因为要把别人比下去,有的是要获得更多的安全感,而有时候是图一种心安。“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人们常把创新和年轻人联系起来,他们没有成见的束缚,更有魄力去做新的东西。的确是这样,比如视野中有若干事物,不用去分析,一下子就判断出它们的相对位置、远近关系。但是如果是在镜子中看到这些事物,就得从头开始用逻辑推理一遍。没有绝对的理所当然,想想底层的逻辑和动机,想想不同的假设和因素,可能会有点新东西。

想起小时候听磁带的经历。上初中后为了学英语,我有了一个随身听,听的都是英语课文或者疯狂英语一类的。后来自己去新华书店买磁带,挑了班得瑞的寂静山林,还有一个属马的生肖乐,后来买了一个英语儿歌的磁带。在家里一边写作业,一边听磁带,音乐安抚了青春期的躁动和迷茫,一不留神初中三年就过去了。等到了高中我买了mp3,才开始接触流行音乐,那是另一段故事了。初中的我大概是固执无知而特立独行的。

八月中我姑婆姥姥去逝了,她是我外婆的姨妈,快九十岁了。她年轻的时候很精明能干,丈夫文革时去逝,没有孩子,之后终身未嫁,令人唏嘘。她对她的外甥很好,在很多人没饭吃的时候,省出口粮分给小孩们吃。虽然算远房亲戚,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都在走动。想起上一次有亲人去逝还是2002年外婆去逝,一晃已经17年了。后面长辈们会一个个离开,生老病死的规律无法打破,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西去吗?也许先想到的是父母吧。无法阻止未来的到来,只能小心翼翼地珍惜当前的生活,心怀感激。

END

0 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