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立秋

转眼八月就过去了,香港没怎么热过,夏天就过去了。整个八月都在下雨,不是那种连绵细雨,而是疾风骤雨。天总是阴着,一言不合就泼一盆水下来,然后再歇一阵。偶尔来几阵台风,挂一号风球或者三号风球,级别越高说明台风强度越大,如果是八号风球,公司和学校就要停工停课了。下雨的时候喜欢看着雨发呆,瞪大眼睛去看一丝丝的雨线,张大耳朵去听雨打在各种物体上的声音,就像小时候喜欢的那样。

想起02、03年的时候,家里住在六层的顶楼,后面是一大片田野,水稻或者小麦,蔬菜还有鱼塘,再远处就是群山。外面大雪纷飞时,我会在屋里喝茶,用想象中大人喝茶的方式,想想还是挺装B的。等到以后读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时候,我会想起当年在六楼阳台上看到的阴沉天空下原野的景象,看到的大雪莽莽雪花飘飘摇摇,还有那个在阳台上喝茶发呆的小朋友,真希望时间能够永远静止在那个时刻。

又想起小学一次下雪的场景。那时候老师正好在教室里讲一篇写雪景的作文,我们一边读范文,一边看窗外的雪景,觉得写的真好啊!以后看到雪偶尔会想起范文里的一个比喻“白头翁”,可惜多年以后,我再找不到当年看到的那篇范文了,也记不起其他精妙的片段。

高一的一次语文考试的阅读是刘亮程的散文《对一朵花微笑》,很喜欢,于是在书店买了他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深秋晚上等父母睡过后,我一个人靠在床背上看书。周围万籁俱寂,我沉浸在书中遥远的荒原,等回过神来已到深夜,秋夜清凉如水。

月中去了一趟昆明,第一个想到的目的地就是西南联大。当我站在联大的校园旧址的时候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前辈们奋斗过的地方,走过的路,此刻正在我的脚下。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那么多青年为了理想和信念,在西南边陲燃烧青春,让国人日后一次又一次惊叹于它的光芒。一串串熟悉的名字,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杨振宁….,让人振奋,备受鼓舞,愿意去信任并跟随他们。不管怎样,尽力去做一点有意义的、有意思的事情。西南联大现在是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上下课还用传统的金属钟,钟声洪亮久远,园子显得更加安静了。

九月就要开学了,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感觉很复杂。放低姿态,踏实奋进,keep sharp mind and be energetic.

END

0 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