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简述by稻草人语

文 / 稻草人语

文明史概述

农业革命使人类开始告别石器时代野蛮的部落文化,迈入文明社会,欧亚大陆和北非先后出现诸古代文明。这些古代文明有:古巴比伦文明(始于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始于约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河文明(始于约公元前2500年)、克里特岛文明(始于约公元前2500年)、华夏文明(始于约公元前1500年)。诸古代文明各自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建立政府并形成阶级分化,各自发明出不同的文字系统。这些古代文明就如同黑夜中的灯火一样,点亮了大地上的几点文明曙光。然而这曙光却都孤立而微弱,被周边巨大的蛮荒和众多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所团团包围。这些游牧集团主要有三个来历,分别是:来自中欧大草原的古印欧人、来自阿拉伯沙漠地带的闪米特人、来自亚洲大草原的蒙古-突厥部落
 然而,到了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内,诸古代文明大部分开始衰落,并且在周边游牧民族的入侵下纷纷崩溃。入侵的结果是五个古代文明逐一凋零,而取代这些古代文明的,则是数百年后所兴起的诸古典文明,其主要有: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诸古典文明大约都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之间。在古典文明之时,人类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当时古希腊哲学思想家辈出,中国也诸子百家争鸣,这些思想文化为我们今天的科技和各种学术的基础,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古典文明的崩溃同样归咎于游牧部落的入侵。在公元200至600年之间,诸古典文明纷纷崩溃,世界文明格局又产生了巨大的变迁。中国文明进入了数百年的乱世之中;中东和埃及被信奉伊斯兰教的闪米特人所征服;欧洲则从此进入了中世纪时代。这数百年的游牧迁徙最初因为中国北方匈奴人(匈奴人属于北方蒙古-突厥游牧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公元222年,东方的汉帝国在与匈奴的多年战争中终于命数耗尽,中国分裂为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局面。之后经历了短暂的晋朝,却再一次败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者,汉文明因此被分裂为纷乱的南北朝。直到589年隋朝统一中国为止。在汉匈对峙期间,一些匈奴部落也从北方草原地带西迁,彪悍恐怖的匈奴人在西迁的过程中打败了居住在罗马帝国边境的日耳曼人、阿兰人、斯拉夫人等印欧民族的部落,仓惶逃窜的边境民族冲破了西罗马帝国的防线,终于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于此同时,诸边境部落纷纷在欧洲迁徙,寻觅生存之地,于是欧洲民族与政治格局大变。法兰克人占领了法国、盎格鲁人占领了英国、西哥特人占领了西班牙、东哥特人占领了意大利……从此欧洲进入各蛮族据地统治的时代,即中世纪(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于此同时,东罗马在在欧洲东部存活了下来。但却被闪米特人的后裔——阿拉伯人所建立的穆斯林帝国所重重包围。
驱使中世纪时代灭亡的原因,仍然来自中国北部的大草原。在公元1000至1500年之间,中国北方的蒙古和突厥民族崛起。首先是11世纪突厥人的兴起。突厥人在西迁的途中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先后征服了印度和东罗马帝国,他们还建立了领土广阔的土耳其帝国。到13世纪,蒙古帝国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和壮大,这些全副服装的野蛮战士入侵欧洲,消灭了欧洲大多数的政权。蒙古人还最终消灭了中国的宋王朝。当蒙古帝国的统治者也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欧洲文明就被缩小成弹丸之地,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在内忧外患之下逐步瓦解。欧洲人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寻找出路,迫切地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于是便有了航海大时代的发现,有了西欧的资本主义革命,有了翻天覆地的技术和科学进步。世界近代史终于拉开了帷幕。
我们来考察一下印欧人在这几次历史格局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印欧人最初大概栖息在今天的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地区。这个民族由很多个小部落组成,这些部落形成一个共同的语言文化群体。他们主要靠畜牧为生,为追逐理想的放牧之地而迁徙。在迁徙时,一个部落的成员都会集体行动,参加迁徙或战争。古印欧人逐步演化成后来的斯拉夫分支、日耳曼分支、凯尔特分支、意大利分支、希腊分支、安纳托利亚分支、伊朗分支、印度分支等。在诸古代文明被诸游牧民族所入侵的时代,这些游牧部落的迁徙主要有:
1、 约公元前2250年,亚该亚人抵达希腊半岛,并开始在半岛上定居下来。到了到了约1600年,入侵者建立起了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文明。他们还多次入侵并最终摧毁了克里特岛的古代文明。
2、约公元前2100年,凯尔特人迁徙至欧洲。到了公元前1200年,凯尔特人已经占领了中欧和北欧的大部分地区,如高卢、伊比利亚半岛、欧洲西北沿海地区等。约在公元前700年,他们还入侵并占领了不列颠岛。
3、约公元前2100年,赫梯人入侵安纳托利亚高原,在那里建立了强大的赫梯帝国。
4、约公元前2000年,古日耳曼人迁徙到中欧和北欧,并开始在当地定居下来。
5、约公元前2000年,波斯人入侵伊朗高原,并开始以此为根据地,建立起古波斯帝国。直到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强大的波斯帝国。
6、 约公元前2000年,意大利人入侵亚平宁半岛,到了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人中的一支——罗马人兴起,并最终建立起了强大的罗马帝国。 约公元前2000年,古日耳曼人迁徙到中欧和北欧,并开始在当地定居下来。
7、 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部落入侵印度。他们征服了处于古代文明的古印度人,并吸收印度古代文明的精华,建立起了印度古典文明。
8、 约公元前1400年,斯拉夫人迁徙至东欧地带,并在当地逐渐繁衍壮大。
9、 约公元前1200年,手持铁器的多里安人入侵希腊半岛。他们几乎摧毁了亚该亚人建立起的迈锡尼文明,并将希腊文明带入持续了近400年的“黑暗时代”。直到公元前800年左右希腊诸城邦一一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印欧人的迁徙导致了众多古典文明的出现。其中,雅利安人征服了古印度河流域的本土文明,并建立了以梵语为载体的印度文明;亚该亚人和多里安人入侵了希腊半岛,并建立了以古希腊语为载体的古希腊文明;古意大利人入侵了亚平宁半岛,并在半岛上建立了了拉丁语为载体的罗马文明。后来,罗马帝国统一了几乎欧洲的绝大部分地区,而将仍处于部落时代的诸游牧民族,如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挡在帝国的边境之外。
印欧人的第二次大迁徙因为公元三世纪后匈奴人的西进而引发。当匈奴人离开东亚草原,进入欧洲腹地之后,这个游牧部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374年,匈奴人渡过顿河,毫不费力地打败了阿兰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罗马帝国东部边境的众多游牧民族惊讶地发现,不论是勇敢的阿兰人还是勇猛的哥特人,在匈奴人排山倒海的进攻面前都是一触即溃。于是败北的阿兰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纷纷向西逃奔。难民们冲破罗马帝国边境,并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全线崩溃。原本被安置在帝国东部、北部的边境游牧部落纷纷涌入并占领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广袤领土,各自据地为王。这些民族大多数来自印欧人中的日耳曼分支,其中:
1、 法兰克人占领了高卢地区,从此该地区被称为法兰西亚Francia【法兰克人之地】,英语中称为France,即现在的法国。
2、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占领了不列颠岛南部,从此不列颠岛南部被称为英格兰England【盎格鲁人的土地】;而部分不列颠人则逃向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并在后来的布列塔尼地区Brittany【不列颠人之地】定居下来。
3、 阿拉曼人虽然也深入帝国境内,但是仍未放弃其对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土地的占领,这片土地也就是后来的德国。因此法语中也将德国称为Allemagne【阿拉曼人之地】。
4、 汪达尔人占据了西班牙南部,因此这片地区也被称为安达卢西亚Andalucía【汪达尔人之地】。
5、 西哥特人和阿兰人也曾经占领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共同占领过的一个地方现在称为加泰罗尼亚Catalonia【哥特-阿兰人之地】。
在此之后,北方日耳曼部族则建立了众多北欧国家,于是也有了今天的丹麦、瑞典、挪威、冰岛等。

印欧语系

原始印欧语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500年以前。约自公元前3500年起,繁衍壮大的印欧人开始分裂为多个部落,并开始向外迁徙。他们带着自己工具、风俗和武器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同时也带去了他们的语言。被征服的民族被迫接受征服者的语言和习俗,大多数时候两种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和混合。其结果是,各个部族在迁徙和定居后,其语言开始发生较大变迁,并随着年代流逝而与其他亲属语言越来越疏远,直到变成诸多相差甚远的语言。当然,虽然这些语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因为有着共同的起源,其依然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对于这些相似性的对比研究,则促成了比较语言学的诞生,后者大大促进了印欧语系各语言的研究,英语等现代语言的词源学也应运而生。至今,各印欧语子语言的词源学已经囊括了现代的数百种语言,大多数都是国际上非常重要的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印度语、瑞典语、爱尔兰语等。
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内,印欧人离开发源地,向外到处迁徙,他们凭借武力获得了欧亚大陆上众多的地盘,他们所操的语言也因此分化为不同的古语,这些古语又在后来的发展中各自衍生出了一些子语言。后人将这些语言组成的语言体系总称为印欧语系,而将印欧语系下的诸语支称为各种语族。其中:
1、 雅利安人入侵并征服了古印度人,他们的后代建立了印度古典文明。雅利安人的语言最终发展为后来的梵语,并通过各种宗教经典流传了下来,成为研究共同印欧语的一门重要古语。梵语后来衍生出了印度语、孟加拉语等现代语言。因此也有了印欧语系的印度语族
2、 亚该亚人和多里安人入侵了希腊地区,他们的后代建立了希腊古典文明。其语言最终发展为古希腊语,并成为灿烂深邃的古希腊文化的载体,也深刻影响了欧洲的诸后代语言。因此也有了印欧语系的希腊语族
3、 意大利人入侵了亚平宁半岛,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著名的罗马文明。其语言最终发展为拉丁语,并成为古罗马文明的载体。在罗马帝国崩溃后,拉丁语则分裂为各种方言,并衍生出后来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这些语言因为源自拉丁语而被统称为罗曼语。因此也有了印欧语系的罗曼语族
4、 古日耳曼人迁徙到中欧和北欧,其语言最终发展为古日耳曼语。当日耳曼民族发展壮大后,又分裂出了各种分支,而古日耳曼语也衍生出了如今的德语、荷兰语、瑞典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等。这些语言因为源自古日耳曼语而被通称为日耳曼语。因此也有了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
5、 波斯人入侵伊朗高原,并建立起古波斯文明。其语言最终发展为古波斯语,后者发展演变出了现代的波斯语,为伊朗的官方语言。因此也有了印欧语系的伊朗语族
6、 凯尔特人迁徙至中欧,其语言最终发展为故凯尔特语。后者衍生出了今天的威尔士语、苏格兰盖尔语等语言。因此也有了印欧语系的凯尔特语族
7、 斯拉夫人迁徙到欧洲大陆的东部,其语言最终发展为斯拉夫语。后者衍生出了今天的俄语、波兰语、保加利亚语、乌克兰语等诸语言。因此也有了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
当然,印欧语还有波罗的语族、亚美尼亚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安纳托利亚语族和吐火罗语族等子裔。因为这些语族的子语言相对不是很重要,此处不再细讲。
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驻守在帝国边境东边和北边的日耳曼各部落开始了大迁徙,并在原本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起了众多的王国。入侵者与当地居民在语言文化上相互融合。于是在靠近罗马帝国中心罗马文明较深入的地区,蛮族语言屈从于先进的拉丁语,从而发展出诸罗曼语族,因此也有了后来的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在罗马帝国的边境和罗马帝国控制薄弱的地区,拉丁语屈从于蛮族统治者们的语言,从而产生了诸日耳曼语言,如英语、德语、荷兰语等。部分位于北欧的日耳曼民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发展壮大,并逐渐发展为各种独立的王国,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瑞典、丹麦、挪威、冰岛等国家,他们使用的语言也由日耳曼语衍生而来。当帝国东部边境的日耳曼蛮族迁徙至帝国境内后,原本居住日耳曼东部的斯拉夫人迅速尾行而至,填补了东部边境留下的空缺。此后,斯拉夫人开始发展壮大,分裂为众多的部族。他们的语言也衍生出了今天的俄罗斯语、乌克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保加利亚语等。

 英语的发展历史

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开始越过海峡,迁徙到海峡对岸的不列颠岛上。这些迁徙到岛上的凯尔特部族中,有一支名叫布立吞人Britons的民族成为了岛上的主体民族,因此罗马人称该岛为布里塔尼亚Britannia【布立吞人之地】,英语中的不列颠Britain即由此而来。以布立吞人为首的凯尔特人开始在岛上繁衍生息,直到凯撒和他之后的罗马帝王们开始染指这片遥远的疆域。公元43年,罗马帝国征服了不列颠,并将其变成帝国西北边陲的一个行省。罗马人在征服不列颠后,也将先进的文明传入不列颠岛上,他们在岛上修筑营寨和城市,并修建各种道路交通网以连接各地的城市,从而巩固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地区的势力。
然而,北方的蛮族皮克特人Picts却经常南下骚扰罗马人罗马人占领下的不列颠。为此罗马士兵深受其苦,并在对皮克特人的战争中损失了不少将士。于是公元122年,哈德良皇帝下令在罗马占领区的北面修筑了一条长长的防御工事,以防御北面野蛮凶残的皮克特人反攻。这长墙因此被称为哈德良墙Hadrian Wall,这墙后来也成为了不列颠岛上两个主体民族,即属于日耳曼民族的英格兰人和属于凯尔特民族的苏格兰人之间的分界线。当然,这是后话。

古英语时期(450年到1150年)

公元四世纪初,罗马帝国内部日益腐败堕落,来自边境的危机却愈演愈烈。公元374年,当凶猛的匈奴人打败了哥特人和阿兰人之后,罗马边境的蛮族部落为了逃命,终于冲破了帝国的边境。西罗马帝国岌岌可危。罗马人不得不在公元407年撤回安扎在不列颠的军团,来保卫随时可能被蛮族攻陷的罗马城。不久之后,北方的皮克特人和来自西部岛屿的爱尔兰人这两个凯尔特部族发现不列颠毫无军队防守,便开始大举进犯。
布立吞人在罗马帝国的奴役下早已没有任何战斗力,他们徒劳无助地四处求援,最后从欧洲搬来了三个日耳曼部落的救兵。这些日耳曼部落主要有三个民族,分别是盎格鲁人Anglos、撒克逊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布立吞人很快发现自己的行为无异于请狼入室。公元449年,日耳曼援兵们乘船越过海峡,轻易击溃了皮克特人和爱尔兰人的入侵。然而,这些外来民族却开始反客为主,在当地定居下来,还将布立吞人四处驱逐。
布立吞人不得不逃至西部的山地,或者逃向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在后来的布列塔尼地区Brittany【不列颠人之地】定居下来。入侵者在不列颠建立了七个主要的王国,从此不列颠进入七国时代。这七个王国分别为:由盎格鲁人建立的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亨伯河以北之国】、东盎格利亚EastAnglia【东盎格鲁人之地】、麦西亚Mercia【边境民族】,由撒克逊人建立的Sussex萨塞克斯【南撒克逊之地】、威塞克斯Wessex【西撒克逊之地】、埃塞克斯Essex【东撒克逊之地】,由朱特人建立的肯特Kent。不列颠的占领者以盎格鲁人为主,从此【布立吞人之地】即布里塔尼亚Britannia一名让位给了英格兰England【盎格鲁人的土地】。岛上的布立吞人被挤兑到西部山地之中,英格兰人将这些被赶到山地的布立吞人称为威尔士人Welsh【异族人】,并将他们栖息的地区称为威尔士Wales【异族人之地】。
从此不列颠开始被以盎格鲁人为首的日耳曼部族所占领,当这些部族与欧洲大陆上的日耳曼同胞相隔离后,他们的语言开始发展为一种新的语言,即英语English【盎格鲁人的语言】。为了和后来发展衍变的英语阶段区分,故称为古英语。需注意古英语是日耳曼语族中的员,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英语和今天的荷兰语、德语非常相像。
这只是简单的词汇比较,而古英语与荷兰语、德语之间的相似性远远高于此。在语法层面,这种相似性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今天的德语相似,古英语中的名词、代词、形容词都具有五个格:主格、生格、与格、宾格和工具格。而形容词则有阴性、阳性和中性的变化,并且在性、数、格上与所修饰的名词保持一致。动词因人称、时态、语气的不同而有不同变位。
约公元八世纪起,居住在北欧的日耳曼民族繁衍壮大,这些民族大多居住在北海、挪威海与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周围,多以海上活动、渔猎为生,因此也被称为维京人Vikings【港口人】。他们来自欧洲北部,故也被法国人称为诺曼人Norman【北方人】。这些人精于航海并骁勇善战,从八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这些北方海盗不断南下进行各种掠夺和殖民。其结果是英格兰的统治者不得不于878年割让约三分之一的领土,给这些入侵者居住和管理,因为入侵者多为丹麦人,故被割让的领土亦称为丹麦法区Danelaw【丹麦法】。而法兰克国王不得不在911年将北部一片地区割让给这些诺曼人居住,从此该地区被命名为诺曼底Normandie【诺曼人之地】,并封诺曼底的统治者为公爵,即诺曼底公爵。

中古英语时期(从1150年到1500年)

在法兰克定居了数个世代以后,诺曼人逐渐融入法兰克王国,他们也接受了法国文化和法国语言。1066年,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裔,诺曼底公爵威廉趁机率兵入侵英国,并成功征服了英格兰。从此英国开始了诺曼王朝的统治。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九世纪维京人的入侵和殖民对英语产生的影响并不太大,因为入侵者所操的北欧日耳曼语和盎格鲁-撒克逊人所操的西支日耳曼语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而诺曼人所操的法语却不论从语法上还是词汇上都与古英语有着天壤之别。来自诺曼底的征服者带来了法语和法国文化,于是在三个世纪的时期内,英格兰实际上变成一种双语国家,宫廷、社会上层使用被认为高雅的法语,而农村和底层的工人却使用被认为低贱的英语。三个世纪的诺曼人统治给古英语带来了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词汇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大量法语词汇的引入,使得英语同时具有了日耳曼语和罗曼语的特点。
 2、 语法方面也出现了不少的变化。从语法上看,中古英语仍然继承古英语的语法结构,但语法变格和变位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简化。形容词和名词的语法性别消失,动词词尾变化也开始变得模糊。
 3、 语音和书写方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其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上层法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影响,以及被确定为通用语言的政治中心的变迁。
人们将这个时代的英语称为中古英语,因为此时的英语相对于古英语来说,已经有了异常大的变迁。中古英语与其他日耳曼语更加偏离,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在诺曼人统治时期,法语为上层统治者的语言,而英语则为下层农民的语言。这也导致了英语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大多来自于法语的词汇大都表示高雅的、文明的事物,而来自古英语的词汇却多表示低贱的、平凡的东西。比如:
1、 牛在活着的时候称作ox,其来自古英语中的 oxa‘公牛’,但烤熟了以后就叫做beef,后者来自古法语的 buef ‘公牛’;活着的小牛叫calf,其来自古英语中的cealf,但做熟了就变为veal了,后者源自古法语的 veel‘小牛’;活着的羊叫sheep,其来自古英语中的sceap,但做熟了就变为mutton了,后者源自古法语的 moton ‘绵羊’;活着的猪叫swine,其来自古英语中的swin,但做熟了就变为pork了,后者源自古法语的porc ‘猪’;活着的鹿叫deer,其来自古英语中的deor,但做熟了就变为venison了,后者源自古法语的venesoun ‘鹿肉’。 究其原因,养猪养牛的乃为下层使用英语的农夫,而享受这些美味的却是社会上层使用法语的王公贵族们。
2、 普通的手工业者多以英语命名,一般多使用-er等英语本土后缀,比如:面包师baker、鞋匠shoemaker、建筑工builder、木匠carpenter、油漆匠painter、理发师barber等。而给富人干活的手工业者或者从事高雅艺术等的手工业者的名称却多使用法语,其标志性后缀为-or和-eur,比如:裁缝tailor、雕塑家sculptor、学者doctor、家庭教师tutor、审计员auditor、文人litterateur等。
3、 法语借词大多反映政治、军事、法律、文学、艺术、娱乐等高贵的社会上层的内容,诸如:统治者governor、管理administer、武器arm、和平peace、正义justice、审判sentence、诗人poet、寓言fable、音乐music、艺术art、运动sport、享受enjoy。而由古英语发展衍变而来的本土词汇,则更倾向于表示最基本或自然的事物名称,比如:水water、火fire、树tree、土earth、家home、食物food、老鼠mouse等词汇都来自古英语。
诺曼底公爵一方面成为了英国至高无上的君主,另一方面却仍是法国国王麾下的封建领主。这种微妙的关系导致作为法国臣子的诺曼底公爵一方面含糊其词,不愿向法国国王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面却在法国王位出现空缺时,努力地抢夺王位的继承权。在这样的导火索引发之下,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从1337年至1453年,两国之间战事不断,各有胜负。百年战争使得英国得以摆脱法国人和法国文化的统治和压迫,在英国上下,英语逐渐恢复为官方通用语言的地位。于是,到中古英语末期,英语已经确立了作为英国国语的地位。而此时的英语,也吸收引进了大量的法语借词,并重新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特点,并在英国文学、诗歌等方面结下硕果。

现代英语时期(从1500年至今)

文艺复兴时期,进入英语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汇主要表现在人文、艺术、科学、哲学、思想等方面。比如源自希腊语中的:戏剧comedy、悲剧tragedy、历史history、高潮climax、危机crisis、哲学philosophy、民主democracy、灾难catastrophy。源自拉丁语中的比如:科学science、轨道orbit、主体subject、客体object、解剖学anatomy、适应adapt、期望expectation、益处benefit。
需要注意的是,拉丁语对英语的影响早在古英语时期就已经存在。自从七国时代的诸王纷纷皈依基督教后,拉丁语作为传教语言和书写圣经的语言一直影响着宗教的每一个方面。而在罗马帝国占领不列颠的时代,拉丁语也对后世英语留下了些许影响,这些影响大多反映在罗马时代留下的地名上。而当盎格鲁、撒克逊、朱特人在入侵不列颠之前,他们的语言也曾经受过拉丁语的些许影响。而文艺复兴及之后拉丁语的影响则多集中于文化、艺术、科学、哲学诸方面。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英语在产生的过程中融合了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所说的几种日耳曼方言,并在北欧海盗时期输入了不少北欧语中的词汇;在诺曼征服以后,英语中流入了大量的法语词汇;在文艺复兴的时代,英语中又吸收了为数众多的拉丁语、希腊语词汇。对于这些语言词汇的吸收和借用,英语几乎毫不抗拒,并很快地将它们变成自己语言词汇库的一部分。这种开放性使得英语词汇量变得惊人的庞大,而词汇量的膨胀以及词汇来源的多样性也使得复杂的语法体系难以维持。于是在现代英语的早期(1500年至1700年),英语语法在中古英语的基础上大大简化,词尾的曲折性变化大量消失,动词变位由数十种简化为六种(分别是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完成式、单三人称、现在式),形容词不再有性属之分,名词的变格也简化到两种,只剩下单数和复数的变格。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其后的工业革命促使英国国力大增。英帝国开始向外扩张,与世界各地的交往日趋频繁,全球各地的语言都有语汇进入了英语,并导致英语词汇量空前庞大。这种庞大的词汇量系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由于英帝国的扩张,其殖民地国家也大都开始接受英语,并在独立之后仍然使用英语作为其国语。这些殖民地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重要国家。由于这些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文化输出,终使得英语无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种通用语言了。

后记

这是作者在其新作《星座神话》中的开篇三章,简明扼要介绍了西方文明演变与语言发展的过程。虽然细节不够清晰,准确性还未亲自确认,但是读起来还是很震撼的。
转自:
0 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