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幼儿应该为他们的未来准备些什么

转自公众号:童行天下

如今的家长都非常焦虑。五六岁的小孩不仅要学钢琴、英语、轮滑、舞蹈,还要认识几百个汉字,背几十首古诗,算两位数加减法甚至熟背乘法口诀,这似乎已成为都市中产阶级牛娃们的入学“标配”。这种以知识技能为重点的“拼娃”,归根结底源于一个假设:未来的竞争是知识技能的竞争,孩子学得越早、学得越多,未来竞争的筹码就越大。然而,来自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这种重视单纯知识技能的“拼装式”早期学习提出了质疑。

有了知识技能,就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吗?

人不是一个线性系统,不是这头输入了知识,那头就能产出能力。在线性模型的假设下,孩子被视为由各种割裂的知识技能组装起来的机器,然而人的学习和发展,以及面对未来挑战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远比这复杂得多。如果说在学校里,一切问题都有现成答案的话,那么走入社会之后,你将无所凭依,你需要有自省能力去探寻适合自己的路,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勇气和毅力去挑战自己,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去解决从未遇见的麻烦,需要批判思维去鉴别真伪、找到答案,需要自主学习能力去不断地补充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世界的快速变化。而这一切,仅有单纯的知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你要在知识技能之上拥有一些更为核心的内在品质。

孩子未来要面对的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新概念、新知识呈爆炸式增长,如果我们往后看未来30年,今天最为熟悉的职业,到那时或许已经完全不同,甚至根本不存在了。当代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未来成功的7项指标:坚毅、激情、自制力、感恩精神、社交智力、好奇心(Seligman M. E., 2000)。这与世界经合组织(OECD)和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提出的21 世纪人才所需的能力版图——批判性思维、移情、合作、解决问题、自控、创造、坚持、好奇心、交流——有很大程度的交叉。未来越来越需要能持续学习、创新、合作、对变化和复杂性抱有开放心态的综合型人才。知识总在更新,而只有人的品质是相对稳定的,这是推动人一生持续发展的更为重要的内在力量。

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如果把儿童的早期发展放在这样一个未来的视野下看,我们就不难看出:在幼儿阶段,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更应以一种综合的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表现出来,而不是由相互割裂的知识技能拼合而成。尽管知识技能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但如果没有运用知识技能的元能力,那也并不一定能应对和解决问题。正如美国教育学者Kagan所说:“仅仅关注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视作教育的一种最终结果,可能会使儿童不倾向于去运用这些技能(哪怕已经获得)。”(Kagan S.L.,1995)

应注重培养积极的心智倾向

早在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就提出了“学习品质”的概念,并第一次将“学习品质”作为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个独立而关键的领域,纳入美国各州制订的早期儿童学习与入学准备指南中。

所谓“学习品质”,是儿童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态度、习惯和风格。它不是指儿童所要获得的那些知识技能,而是儿童怎样使自己去获得知识技能的内在品质。一般认为,幼儿应培养的学习品质包括:

  • 好奇心与兴趣:具有好奇感,有寻求新信息的兴趣,渴望学习新知识。
  • 主动性:肯接受任务,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新东西时愿意冒失败的风险。
  • 坚持与专注:在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在面对干扰、困难甚至失败时能自我调节,坚持完成任务。
  • 创造与想象:利用想像与创造进行新的学习。

美国学者Lilian Katz也提出了与学习品质类似的概念——“有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所谓“心智倾向”,是指儿童后天形成的心理倾向或学习模式,例如好奇心、自主、独立、坚持、反思等。Katz认为,儿童的学习是在知识、技能、心智倾向三个不同的层面上交互进行的复杂过程,而心智倾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类似于一个动力机构,影响着儿童对未知、对学习、对问题解决、对困难的态度是积极趋近的还是消极躲避的。过早对儿童进行单独的知识技能训练,可能会不利于积极心智倾向的建立。Katz对早期儿童阅读的研究就表明,过早对儿童进行单独的阅读训练,而不是将阅读技能渗透于阅读活动之中,会阻碍儿童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Katz, L. G,1992)。儿童在学龄前没有学习的知识技能,日后依然有机会可以学会,但是如果积极的心智倾向被破坏了,那么此后要改变起来就相对困难得多(Katz, L. G,1985)。

在早教领域走在全球前列的新西兰,在国家教育部出版的《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中就把「有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列为幼儿发展的一级目标,而知识技能只是以学习结果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一目标框架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知识技能本身并不是早期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只是达到最终教育目标的手段或结果。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知、身体、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这个整体要大于单独学科学习的总和。在不同的发展目标框架下,教育者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不同的,因而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注重知识技能学习结果的目标框架下,人们往往会将“教育”等同于“告知”,将“教学”等同于“知识的传授”;而在注重心智倾向的目标框架下,人们会更倾向于把孩子看成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鼓励孩子自主、独立地解决问题。

对于同样学会了某种知识技能的两个孩子,「通过灌输而学会」和「通过自主探索而学会」的孩子,在面对未知、面对问题、面对困难的时候,心智模式是很不一样的。习惯于被灌输的孩子,会相信关于世界的种种“正确答案”是掌握在大人那里的,而自己只是坐等被告知就可以;而习惯于自主探索的孩子,则拥有“我有能力探寻未知和解决问题”的信心,他更有可能对挑战世界之于他的种种未知之处充满好奇和勇气,因而也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终身的自主学习者。

培养积极心智倾向的三个要点

关于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智倾向,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限于篇幅,仅谈三个基本的要点和原则,这是在儿童的早期学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1. 注重学习意义的建构:孩子始终是意义的探索者,只有建立在孩子「需要」基础上的学习,才能使孩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使学习更具可持续性。这里说的“意义”并不是像“我要考上好大学”这样宏大而遥远的目标,而是孩子自己对学习内容所赖以依托的整体情境所赋予的意义。一个好玩的游戏,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一个生活上的真实需求,都可能成为孩子想要学习的「需要」,从而推动孩子自主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这些“意义”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孩子的游戏和日常生活中,有心的父母和老师能敏锐地发现它们。

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创设一些情景,让孩子沉浸在一种真实的而又有挑战性的环境之中,以合适的方式去推动孩子的发展。举个例子,一个想要为爸爸制作生日礼物的三岁孩子,会满怀热情地用他自创的符号在贺卡上“写”下“祝爸爸生日快乐”。虽然孩子写的不是真正的文字,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体验,就是他真的觉得自己要通过“文字”说些什么,而这正是书写的真正意义——书写是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然而可惜的是,很多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从未体验过这种感觉,因为他们的识字和写作从来是被强迫的、脱离情境的。为爸爸做生日礼物的愿望,引发了孩子书写的动机,这就是源自真实生活的学习意义建构。而当孩子发现了书写的意义,日后再去学习认字,就会比单独地训练识字,更让孩子感到激动和有兴趣。

2. 注重积极情感的参与:儿童的学习并不仅仅是纯思维层面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是一种情绪和认知融合的综合性发展过程。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体验到愉悦、兴奋、胜任、热爱、敬畏等积极情感,那么学习对他们来说就具有了意义。正如Rachel Carson在她的自然研究著作《奇妙的感觉》中所说:“一旦情感被唤醒——一种美感,一种对新事物以及未知事物产生的兴奋感,或者一种热爱的感受——那么,我们就会渴望去了解引起我们情感反应的对象。一旦找到了答案,我们就会把它永远记住。”情感影响着孩子的注意力聚焦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对未知的好奇能促使他们更专注、更持久地探索,胜任感能让他们更有信心投入到更深入的学习中。要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如果你发现你推动孩子学习的方式,让孩子感到了无聊、无力甚至厌恶,那就要尽快调整学习目标和方式,为了获得知识技能而损害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情感,是得不偿失的。

3. 找到孩子自主探索和成人引导之间的平衡点: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建构知识,并不意味着成人完全不能教孩子,而是说成人要在尊重孩子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下,在孩子自主学习和成人引导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参与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成人不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不是权威的知识授予者,而是

  • 环境建构者:提供材料,为孩子创设促进发展的环境;
  • 支持者:支持孩子的兴趣和探究行为,容忍孩子工作的杂乱无章、粗糙简陋,鼓励孩子进行新尝试以及从错误中发现价值;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当他们遭遇现阶段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提供适宜的脚手架。
  • 引导者:重视并倾听孩子提出的问题,跟他们进行深入的探讨,提供少量的信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他们提出假设并想办法验证假设。
  • 榜样示范者:为孩子示范积极的学习者所应具有的重要品质,如好奇心、探究和坚持性;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维过程。

孩子生命的前六年,是构建基本心智模式的重要阶段。我们不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建构积极的心智倾向,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准备的、能够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终身学习者。而相比单纯的知识技能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END

0 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