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歌

散文,诗歌,还有远方。

红海上的一幕/孙福熙

太阳完成了竟日普照的事业,在万物送别他的时候,他还显出十分的壮丽。他披上红袍,光耀万丈,云霞布阵,换起与主将一色的制服,听候号令。盖天所覆的大圆镜上,鼓起微波,远近同一节奏的轻舞,以歌颂他的功德,以惋惜他的离去。 景物忽然变动了,云霞移转,歌舞紧急,我战战兢兢的凝视,看宇宙间将有何种变化;太阳骤然躲入一块紫云后面了。海面失色,立即转为幽暗,彩云惊惧,屏足不敢喘息。金线万条,透射云际,使人领受最后的恩惠,然而他又出来了。他之藏匿是欲缓和人们在他去后的相思的。 我俯首看自己,见是照得满身光彩。正在 ...

张定浩 | 过去时代的诗与人: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历来说《古诗十九首》的,我喜欢两朱,朱笥河和朱自清,俞平伯也不错,不太欣赏的是马茂元,因为前三人都是诗人兼学者,能“贯经史,括情事”,后一人只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学者,而且还以方便的名义打乱十九首的次序,胆子之大,前无古人。 《古诗十九首》出自《文选》,日后各家但凡把十九首当作一个整体来谈论的,都 ...

回忆往事就像置身鹅毛大雪/王芳芳

从前的月亮总是圆一些,从前的天气没这样冷。从前的雪,却比现在的大多了。 小的时候,似乎一下雪就是鹅毛大雪。雪花大团大朵的,非常缠人,打你的脸,打你的眼睛,打得你晕头转向,可是心里好欢喜。鼻孔里丝丝地吸着寒气,嘴里呼呼地往外喷白气,脸颊很快就变得冰冰冷、红彤彤,耳朵上、手上的冻疮也更鲜亮了,就是不觉得冷。 小孩哪有不欢迎下雪天的?早上睁开眼,窗外亮堂堂,心里就怦然一喜,知道是雪光。不等衣服穿整齐,便把脸贴到窗玻璃上,眯着眼往外瞅,瞅见山河变色,大地如盐浇卤煮过,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不禁欢呼数 ...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秋颂/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分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分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侵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摄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 ...

停云/陶渊明

其一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其二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其三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其四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翻译: 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 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 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 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 ...

有效写作十三篇/王烁

英文出处:http://www.economist.com/research/styleGuide/ 本文出自:http://wangshuo.blog.caixin.com/archives/821/1 (1)导言 清晰的写作来自于清晰的思想。所以,想清楚你要说什么,然后尽可能简单地说出来。记住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六条基本规则。 这六条来自奥威尔《政治与英语》,出版于1946年。 绝不要使用在印刷物里经常看到的隐喻、明喻和其他修辞方法。 如果一个字能说清,不要用两个字。 但凡一个字能删掉,一定要删掉。 只要能用主动语态,绝不要用被动语态。(王烁:也就是说,看见“被”字,要想方设法把它 ...

清水音乐/刘云

每一个地方的民乐,都有感动人的理由。 可以因人而异,不喜欢她的曲调、内容,乃至所表达的情绪,爱与恨的方式方法。这些都不影响一个地方民乐的流传。 从藏地歌谣听出神圣,与神灵接通。江苏民歌,用小情调惑人,叫人想到南宋,小朝廷延伸出来的没落情绪,茉莉花可以唱软一个时代。北京的歌谣调侃,这种方式往往说透世事,绝对民间立场,又高于天地,北京人什么没有见过呢!沪上的吴侬软语,听听是可以的,不必听懂,她的作腔作态正好诠释内容。资本主义发达得早,商业气息浓厚,反映到民间歌唱上,不必说清一些什么,这样的歌曲,压 ...

思念/吴念真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好像很喜欢邻座那个长头发的女孩,常常提起她。每次一讲到她的种种琐事时,你都可以看到他眼睛发亮,开心到藏不住笑容的样子。 他的爸妈都不忍说破,因为他们知道不经意的玩笑都可能给这年纪的孩子带来巨大的羞怒,甚至因而阻断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对异性那么单纯而洁净的思慕。 双方家长在校庆时孩子们的表演场合里见了面;女孩的妈妈说女儿常常提起男孩的名字,而他们也一样有默契,从不说破。 女孩气管不好,常咳嗽感冒,老师有一天在联络簿上写说:邻座的女生感冒了,只要她一咳嗽,孩子就皱着眉头盯着她看,问他说 ...

仙缘如花/朱天文

朱天文,台湾作家,1956年8月出生,是台湾三姐妹(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之一,本文选自散文集《淡江记》。 我兴奋地和马三哥说:“一定要办个三三大学,风气之新要超过当年的北大,领导全中国青年建设国家……”这样缠着他吱吱喳喳论说了一大通,他只平然的说:“但这未来几年的事真的是难,你也要知道得深刻。我们都是贵重之人,我相信必定可渡得过无论什么大劫的——可是首先啊你就要知道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像你这样起床不加衣服乱跑,一天到晚感冒,等鼻子弄成鼻窦炎,还去办大学么……”他说着逐渐面露笑意,一副歹相。我立正敬了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