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偶尔有些琐碎的句子或者是想法,就放在这里,偶得一语也是缘分。
2018-04-09
1. 在学校的时候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学好知识,一个人好好学也能过的不错;工作以后除了自己埋头做事以外,还需要建立connection,人和人的互动,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2. 以前认为短板原理是正确的,你要尽可能补短板,以全面发展。现在觉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刚工作的前几年,其实还是靠长板来谋生立命的。每个人都贴有一些tags,如果你什么tag也没有就比较尴尬了。
3. 与人沟通、为人处世,有些东西是天生的、不经意的,有些还是需要刻意去训练、模仿、学习。一个问题,你重视它的时候,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了。
4.
2018-03-26
1. 心里的那根对于自我修养的弦还是得一直紧绷着,有些道理或者念头,当你没有想起的时候,就是你不知道。自省的功课要像吃饭和睡觉一样成为习惯。
2. 把事情培养成习惯,可以寻找一种仪式感。通过一项仪式表明一个事情的开始和结束,也形成对自己的暗示和提醒。
2018-03-15
读天涯论坛的帖子: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
1. zf在买地不可持续的前提下,会选择征收房产税和收租金的方式来获得财富收入,也就是bo xue.
2. 房产税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会导致民间自有的房租成本提高,难以和政府的公租房竞争,由此民间自有的二手房房源减少,房租市场由政府垄断。然后房租进一步飞涨,买不起房子的人被房租绑架,不得不交高额的房租。
3. 城市化是未来的趋势,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而大城市的存量房源越来越少,由供需关系可以推断,未来的房价一定持续走高,除非城市人口锐减。决定房价的不是房屋的数量,而是当下愿意进行房产交易的数量。
4. 雄安新区的定位之所以很高,是国家的千年大计。因为雄安新区在实践一种新的政府收入的模式,不是农业时代的征粮,不是工业时代的收税,不是信息时代的卖地,而是房租,而且是政府垄断的房租。
5. 我个人觉得房价会持续涨的城市,北京(政治金融资源)、上海(金融资源)、深圳(高新企业)、杭州(高新企业)、厦门(商业+华侨)、南京(政治资源)、成都(高新企业+人口)。
2018-02-23
1. 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呢?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把自己想做的事的范围不断缩小,把自己的心气不断放低,直到聚焦到最小的一点上,因为小而集中,所以才能赖以安身立命,有安全感。
2. 人有两种厉害,一种是比赛或者考试性质的,不管怎样总会有一个冠军,另一种是科研或者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不是一定会有一个人胜出,方向也许比努力重要。
3. 就像雕刻一样,作品就在那里,它不会离开,你若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就能看到它。真理和idea也是如此,它一直就在那里,先验知识和思维逻辑你已得到,需要的就是一层层推理、演绎验证再尝试,仿佛重新构建一个大厦一般。
2017-08-02
1. every dog has its days. 每个人都有它的方向、特色和使命,于自己而言,就是做一个踏实真诚进取的人,固执地去坚持点什么,而在娱乐、幽默或是领袖气质方面就要逊色了。
2. 等工作得久了,发现人和人能说的话也没那么多,无非是工作的事情,娱乐八卦或者体育明星,还有家长里短的琐事等等。但是如果遇到想聊天的人,即使无话可说也不尴尬也不害怕,讲讲以前的故事,或是分享喜欢的音乐还有书,笑着讲起那些让自己伤心难忘的往事,或者只是简单的一句感慨:天气真好~
2017-07-16
1. 想起初中看到的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人年轻时立志要经世济民造福天下百姓,过些年发现做不到,退而求其次决定要努力造福一方百姓,再后来发现还是不行,就决定先从和谐家庭开始,最后才发现立志应该要从完善自己开始。现在觉得这个故事很有味道,我们在找工作、在职业规划、在确定人生使命时,往往会立大志,会向往做高端的事情,解决宏大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得太少,经历得太少,还不足以支撑我们去行动去实现。还是从小的行动开始,去坚持了去闯了,就会有新的发现。即使做不成大事,有足够的时间投入也能有所成了。
2017-05-23
今天下过一场雨,雨后空气微凉。走过小区的时候看到一只流浪狗趴在垃圾桶上找吃的,很可怜。如果不从个体,而从基因层次来看,同样差不多的基因,在不同个体身上得到表达,个体的境遇可以如此不同。生命的伟大也是如此,不管面对怎样的困境,生命仍然会坚持下去,基因仍然会努力传承下去。不去谈什么意义,就是这样。
2017-05-10
1. 有时候抵抗诱惑有点像避免机械结构的共振,在当前的条件下几乎很难避免。那么减少共振伤害有几种办法:始终远离共振频率;改变设计以改变共振频率;在到达共振频率时快速过去,不留给犹豫或响应的时间。对应到自我修养就是,有条件远离诱惑就始终远离;加强自我修养在即使直面诱惑的时候也能够抵挡;还有就是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快速翻过这一页,转移注意力,不留给自己犹豫或者反应的机会。
2017-04-23
1. 一个系统是否稳定不能看理想状态下的控制性能,而是要添加外界干扰甚至是冲击。同样的,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是否有修养,不是看风平浪静、衣食无忧的时候,而是看有重任在身、甚至大敌压境之时。在刚工作的前几年还能慢条斯理,有闲情雅致,但是过了三五年后有升职加薪的压力后,就不容易再保持以前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了。
2017-04-05
1. 晚上回寝室的路上和一只猫相遇,它警觉了看了我一眼,然后一跃就不见了。不知道它是否受过人类的惊吓或伤害,但分不清是哪个人了,就像我们分不清路上见的哪只猫是哪只猫一样。只能选择一概而论,降低风险。
2. 晚上学习CFA时想起以前初中时喜欢预习,那预习的过程相当于自学,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着定义、公式。那时候数学老师也鼓励我们在题目纸或者试卷上打草稿,于是笔记本上也是乱乱的演算过程,试卷上也是这样。初中数学老师对自己影响不小。
2017-03-02
1. 工作之后和朋友联系得少了,有一点原因可能是工作繁忙,多不如意。不愿意在疲惫、低落的状态时去跟朋友联系吧~
2. 自我营销的意思大概有两点,一是让别人知道你,二是让别人信任你。而第二点是很不容易的。
2017-02-24
1. 设计院的工作有一点不好,就是做的事情比较简单,近乎体力活,同时工作量大。这样就像嗑瓜子一样,简单的重复,容易上瘾,造成一种幻觉:自己工作努力;再多花一点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但是长此以往对自己的提升很有限。为了成长锻炼,就要去做不一样的事情,去做挑战自己极限的事情。
2017-02-15
1. 一晃又是好久了。工作特别忙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去想,只是发呆。几乎断绝了和别人的联系,想去说些什么,却发现言语太过苍白。于是独自一人,沉于书中文字,在作者的引领下去经历别人的故事,暂时忘却身后的疲惫和迷茫。
2. 经济周期进入新的阶段后,技术对于经济的推动进入瓶颈,以后会有什么工作会有前景了?最好是在经济衰退时期仍有所用,越老越吃香的那种。从事技术工作,需要仔细审视考虑了。
2016-08-04
1. 2016年7月31号回谷城举办婚礼,这一天看似平常无奇,一路忙忙碌碌,就像普通的一天。但是事后想起来这是一生中永远铭记的一天,再也没有第二次那种感觉了。携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就是生活~我们创造着生活,也重复着多少人所走过的路~
2016-07-25
1.如果把自己和历史上的那些人(不一定是伟人)或者身边新闻里的一些人对标,那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同在某时某刻,别人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别人在思考什么,你在思考什么。多少年之后再回望那同一个时间点,用蒙太奇的手法呈现,就很有历史味道了~
2016-06-22
1. 生活还是要是一个抓手,这样不至于太漂泊无依。如果目的太现实,比如为了赚钱而去生活而去努力,那样就觉得不牢靠,容易松手。如果目标太远大,比如让世界更和平、人们生活更健康等,有时又不免迷茫,生出无力感。不少人有一种想法,先赚够了钱,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就得时时提醒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磨刀不误砍柴工”最后就变成磨完刀就不愿砍柴了~
2016-06-16
1. 夏天跑完步回来,天黑下来了,洗过澡往小窝里一呆,就着台灯随意翻翻书。窗外谁家的孩子正在练小提琴,旋律悠扬。翻着书,偶尔想起过去的往事,或者随着书中情节生发情绪的起伏。不经意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小时候无数次想象的未来都已经成为现实,真是唏嘘不已。
2. 童年的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了?如果现在蹲下来走路,尝试用童年时期的眼光看世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了?挺有趣的~
2016-05-18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这句话的确是自我提升的途径。尤其是阅读,在每个人小的时候,通过阅读这个窗口看到了广袤世界。也只有在小时候才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虚度,可以去看那些无用之学。如果小时候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那么长大后就不太容易了。而行万里路,是在与外界沟通接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把握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2.当老师一是要以身作则,好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另外一点是有趣,通过设计各种游戏或者活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把抽象的知识和道理传给学生。
2016-05-15
1.前几天去哈尔滨出差,的确感受到东北经济发展慢了。住的宾馆里没有wifi信号,商业区的不少房子还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风格。90年代政府修建二环公路后,不经商量,向全市的车主每年征收1000元的修路费,不管车是不是走过二环路了。
2.权威人士解读供给侧改革,似乎是高层之间的意见分歧。如果坚决执行供给侧改革的话,经济长期处于L型调整,那时的金融、房地产、IT行业会是什么样子了,是泡沫破灭还是继续吸金膨胀了?不好判断,但是日子应该不会那么好过了吧。
3.与其逃避不如沉醉。工作三年时间争取考到注册电气师的证件,然后积累专业和项目管理的经验。多写写文章投稿,或是写写学习笔记分享,也是在公司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2016-04-19
1.不断提醒自己,面对困难和bug,不抱怨,不解释,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错误搬回家,好好分析,才能有所进步。要知道,没有实现的理想,对别人来说一文不值。要静下心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没人喝彩。要敢啃硬骨头。
2.有哪些是吃青春饭的,哪些是越陈越香的,要花时间培养好那些能力。
2016-04-18
1.你相信什么,你珍惜什么,你在意什么?什么在变,什么又没变?你怕吗?你会后悔吗?
2.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谨慎,什么是敏捷,什么是雷厉风行?什么是自己的方向?意念清楚而坚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兴奋、激情、热烈的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3.自我提升,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深入。如果只是蜻蜓点水,你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但是在关键的时候,在需要的时候,却不能有效输出,甚至记不起来。这样,你之前的投入就是沉没成本,到头来还是得重新做一遍,得不偿失了。
4.人生就像是从平原往森林走的旅途。幼年时,压力尚小,健康快乐成长。在进入森林之前,学到了足够多的知识,接受了足够多的教导和经验教训,也对在森林里如何走有了心理的准备,你知道你的目标,知道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等等。可是一旦进入森林,陷入日常的繁琐和艰难中,你渐渐忘记了从前那些总结过的经验教训,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丢失了自己的目标,甚至失去了对目标的探寻。回到原点,让自己再听一遍那个少年的心声。
5.工作之后,自以为熟练了,或者是工作量太大,就因循守旧,不去思考,不去发现新东西。被传统的定型的思维绑住了,不能有所发展。还是要多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多一个角度思考你的工作。不是那种呆滞的、麻木不仁的,而是像赤子一样,像刚工作的有志青年一样,对一切都是好奇的,对一切都是新的,去观察可以提升改进的事物,去尝试创造新的东西,有目标,有理想,有志向,有信心。有勇气有兴趣去解决问题,闯出一条新的路出来。
2015-11-21
1.那些人,那些朋友推荐的音乐,那些不经意的话语,那些无意间瞥见的文字,改变了我。原本在风中漂泊不定的我,慢慢扎下根来,成为今天的自己。
2015-11-01
- 打羽毛球的方法:
- 如果要打高远球,就站在球最高点的正下方;如果要扣杀,就站在球最高点的稍靠后的位置。
- 对方发小球,向前平推,对准发球者。或者是放小球到发球者一侧的边界线附近。
- 双打时,如果自己发小球,马上向网前走,但要保持一定距离,不然不方便扣杀。
- 打球应尽量往下压,不要轻易起高球。
- 打球应站在中场,不要过于靠前。
- 写专业方面的读书笔记写久了,老是想着怎样把笔记精炼再精炼,最好只用一个公式去表达。但是对于非技术方面的文字,还是要疏松一些,虽然不那么精炼,但是来来回回的说,更能传递一种情绪,酝酿一种文字中的氛围。
2015-10-25
- “还有一个事情, 如何与领导相处?我和很多做秘书的同学聊,我说三点建议,第一,在上任时就要毫无保留的教几个年轻人,带出来你才能走。第二,其他人尊敬的是领导,不是你,切记耀武扬威,在允许范围内尽量与人方便,交下几个人。第三,要和领导做朋友,而不是奴才,对等的交流才能激起对你的爱才之心,培养你,而不是使用你,我要说的是,高层领导不缺奴才,缺朋友,所以在职场环境里要给自己找个好定位,给人利益也是一样。另外,不能排斥利益,而且要会给别人利益,人民记住的可能更多是领导人带来的好生活,只要用正确的方法给人利益就好,取之有道。”——学长
2015-10-19
1. 今天突然明白,本以为可以作为事业的不过是兴趣,自己离那条路理应的”玩法”差的太远。反应过来还是挺惊讶的,也有点慌张。路还得继续探索。
2015-09-15
2015-06-27
- 一直很欣赏那种恬静自得、低调内敛、宠辱不惊的生活状态,久而久之似乎进入了这样一种状态:情绪低落,或者说是不兴奋,过于专注内在而与外界沟通太少。这 种状态让我联想到士兵突击结尾处的情节:许三多和战友深入敌后蛰伏,keep silence,在寂静中寻求机会亮剑。古语说过犹不及,也许不同的生活状态需要调剂一下,just take it easy and cheer up!
- 在电力系统分析的课程中提到过,如果两条线路输送电能,其中一条出现故障,如果不及时切负荷或者把负荷转移出去,剩下的负荷会集中到健在的那条线路上,使得这条线路超负荷,很可能这条线路也因过负荷而发生故障。把这个现象类比到医生或者教师行业也是这样,本来基层工作就辛苦,待遇也没有很高,医生甚至还有生命风险。那些有能力的人都出国或者去金融IT等性价比高的行业,留下一些还有理想得以坚持下来的人和一些得过且过的人,能者多劳,留下的那些人就会更加劳累,甚至终于不堪重负而跳出这个行业,同时他们可能也不会鼓励子女继承自己的职业。如此下去,系统可能会遇到严峻的问题甚至是出现严重的伦理冲突,最后仍然是大多数人为这种情况买单,可能就是一些年以后的事情了。
3. 有时候想联系久别的故友,像来到高高城墙围起的城,来来回回走了好多圈,却不知道入口在哪里。而后小心翼翼地投石问路,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闯进去,却没有回应。不知和故友从何开始说起,又不愿无话可说而尴尬,反不如不去联系,便慢慢疏远了。行走着,就必将消逝着,惜缘也随缘~
2015-06-14
- 听到有一种说法是把领导当做客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必须服从、掌管一切的领导,而是创业时候所需要面对的客户。尽力用自己的专长和过硬的能力,去服务好客户,尽量满足他的需求,还可以给超出他预期的产品。当然,如果这个客户不靠谱,还可以换一个客户,因为你有专长、有可迁移能力、有核心竞争力。
- 夏日的傍晚沿着长江跑步真是一件舒心的事情,江边的步行道上很多人散步,大多是家长带着蹦蹦跳跳的小朋友,也有一些年轻人在跑步或快走,我是其中一个。在路上走着,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在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偶尔闻到一阵栀子花的花香,或一阵西瓜的味道,甚至是洗澡后涂的痱子粉的味道,让自己想起一件别的事情。又或是看到小朋友在做游戏,看到大人们在钓鱼,看到老人和小孩儿在一起跳广场舞,都可能触发自己某一个时刻的回忆。我在不同的想法中切换着,就像一缕青烟,刚才还看得见它,后来忘记了找不见了,心中着急,就回忆着各种线索去找刚才断了的想法。有时候幸运的想起来了,赶紧记下来,满心欢喜。等到自己想了很多事,似乎穿越了很多年,才发现浩浩汤汤的江水依旧,皎洁明亮的月光依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确如此。
- 自己学工科、做技术工作久了,便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凡事想去抓本质,不断简化、这样才能找到普适的结论,才能更简单的推广应用。而文科或者非技术工作就不是这样,比如好的营销或者管理,重在营造一种气氛或者控制引领某种舆论,同一件事情从各个角度去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虽然他们说的每句话里没多少信息含量,但是让人自在,至少不令人厌烦。所以在做偏文的工作中,工科生也需要适当降低信息含量的密度,辅以不同的表达方式,让人愿意听下去,能有两三个点能记住就是很大的收获了。
-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如果发生了一件超过底线的事情,人可能会崩溃或是一蹶不振。每个人的底线不同,我所想象的心理底线是一个最小系统,就是对生活做最坏的打算,承认最糟的现实也可能发生,有一个最小的需求。在非常糟糕的情况中,他仍能保持内心微弱的心火,仍然能不失希望和韧性,继续向前。就像一台机器,它有很多的外部设备,有最核心的控制系统,即使一些外设没有了,只要它的最小系统还正常,它就还能工作。
- 什么是归属感了?大概是能有爱与被爱,以及尊重和被尊重的感受吧~愿意全身心地、甚至不计代价的去在乎关爱别人,与别人同甘共苦,同时别人也愿意这样对待自己,这是一种归属感。别人信任自己的能力、德行,同时自己也这么认可别人,这也是一种归属感。
- 类似于设计院这样的公司里都是高学历的人,倘若不是太傻或境界太高,谁都不愿意吃亏,谁都不愿意受别人的摆布和控制,谁都懂形式上的东西和舆论上的虚实。但这样可能就会“文人相轻”,可能会斤斤计较,甚至是每个人都算计着自己的利益。少了那么点糊涂(淳朴)和江湖习气,便觉得有些死气沉沉了。
- 工作中有哪些可是算是合格的员工和领导了?
-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主动承担责任,“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势。
- 从小事做起,热心打杂,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能树立模板,方便后来人。
- 主动有意识的引导舆论,及时鼓舞士气,对于负面情绪要及时发出声音,并寻求解决办法。
- 不要贪功贪名贪利,多想想别人,对得起自己。
- 对所做的工作有使命感和事业心,认真对待、努力精进,不知疲倦。
- 多和别人交流,不仅是业务上的,还有生活中的、感情上的,营造一种气氛和感觉。
8. 最近走在路上闻到了栀子花和香樟花的香味,仿佛回到十几年前。气味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就像虫洞一般突然把你带到记忆的深处,你一时想不起这是在过往的哪个时候,只是觉得熟悉而又恍惚。
2015-05-28
- 工作之后感觉人与人之间产生距离,一个原因就是大家的节奏不一样了。在学校的时候,与身边的人有着一样的经历,有共同感受,共同话题。然而假若多年不见,那些人的经历、生活状态都趋于不同,渐渐形成了各自的新的稳态,于是不敢轻易去打破自己的稳态,有打破别人的稳态,这样就变得生疏起来了。似乎是在想,一个人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又何必再担心一个人过呢?不再与过往的人联系不过是延续当前的状态而已。但是我还是不愿意这样想。
- 经历过考验之后,才能下结论。就像,有些人勇敢是因为无知者无畏,而真正的勇敢是知道了危险和后果,但仍然义无反顾。倘若没有经历考验,那么通过模拟演习或者假想自己经历了,面对种种考验或者诱惑,会有何反应,这是一个常想常新的问题。
- 读书的意义之一就是拓宽我们的广度和深度。我们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所以经历有限。阅读能够跟着别人的视角看世界,看生活,经历种种自己未经历的事情。另外也能使生活更有深度,很多我们没有想过的、没有经历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被提出来了,我们意识到需要面对一个特殊的问题,在特殊的场景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反应。
通过阅读,我们寻找认同感、寻找共鸣,那些欢乐、那些苦难,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而且一切终将过去,这样就不至于太孤独。
2015-5-20
- 5.20那句话那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用岁月、用生活去证明去陪伴,即使什么也不说,能有一种一路有你同行的感觉,就很好。
2015-5-19
- “猛虎轻嗅蔷薇”这种状态真的很难得。年轻时容易急躁,容易变得僵硬,也容易小肚鸡肠。四处冲突的个性、拼命使用蛮力的冲动,都是这个时候的印记。坚韧、豁达、宽容都是需要追求的品质。动若脱兔,静如处子。
- 从某个程度上来说,无用之学,如音乐、艺术、文学、篆刻、甚至宗教,仍很有意义。人们忙着工作,忙着谋生,忙着追求生活必须的物质条件或是功名,时间久了可能找不到自己,像一个僵硬的发条,不能动、不想动。而这些无用之学让人们沉浸到另一个世界之中,慢下来、静下来、柔下来,就像拉面师傅制作拉面一样,抖几下、抻几下,除去身上的烦忧,抖抖擞,继续各自的生活。
2015-05-14
- 大道至简。有时候不敢相信,要找的竟有那么简单。但是回头看时,的确是那些简单的事情,还没有做到,还没有做好。THINK BIG, START SMALL, MOVE FAST.
2. “我觉得在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找到这个岗位的价值,并从心底里认同它。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更持久的动力。”——转自校友微信群。当前工作的问题就是没有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奋斗一生的价值所在。
2015-2-8
致广大而尽精微,画画时总是先画轮廓,再修饰细节。这句话虽然是说画画,也是谈学习的道理吧~既能抬头看天,对森林成竹在胸;又能脚踏实地,沉下去,探索树木、叶子的细节~
2014-2-7
工作中还是得培养可迁移能力,就是说工作不只是某一项工作技能本身,还有很多在不同工作都能应用的能力,这就是可迁移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对信息的收集整合能力,营销能力,对自己情绪的感知能力,同理心等等,在平时除了技术之外,也留心一下,总结一下有哪些可迁移能力可以去培养,这样可能对工作认识会更明白一些。
2015-2-4
今天加完班坐班车回寝室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天上的圆月,才发现已经是腊月十六了。突然想起2004年的九月,我刚上初三,晚上补课回来的时候快要8点了。一连好几次,回家的时候就看中央十台放的《秋季星空》的纪录片,看着电视中的浩瀚宇宙,听着旁白说着“斗转星移”,“春去秋来”,说着古往今来,顿时感觉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在那些清寂的夜晚,一个14岁的少年或许刚刚体会到了宇宙的宏大和深邃,体会到了人生的渺小与卑微。在多少年后的今天,突然想起那些画面,心中涌起无限的怀念,也许是怀念有父母陪伴、无诸多忧愁的年少时光,也许是留念那种平淡安稳的生活。
2015-1-30
南京的冬天只是在下过雪之后,才有北京那种扑面而来刺骨的冷,这种感觉就像是吃辣椒,虽然刺激,但是让人忍不住再多吃点。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