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梅雨

六月入梅,到七月下旬了梅雨季都还没有结束。今年很多反常的事,我们正在见证历史,疫情、贸易战、洪水都会记入历史,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终将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在大时代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做好本职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再有就是关注时代的趋势。 未来会怎么样说不清楚,但大概率我们会见证历史的大变局,对于未知我们还是得做一点准备。如果顺其自然,生活也会按部就班过下去,但是倘若遇到变故就会无助,哭泣或者谩骂不能解决问题。奋斗不能保证你不会遇到困难,只是能提高你应对风险的能力,像是给自己买 ...

五月的初夏

五月过去很久了,在上海窝了好几个月,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大概这种新常态的生活还得持续好几个月吧。最近学习效率低,没什么进展,如果按照毕业要求倒推进度安排的话,压力还是挺大的,有种失控了的感觉。不知道做什么方向,解决什么问题,做什么来解决问题。几个方向尝试一圈,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没什么结果。原理或者问题就那么多,只能一点点去磨。问题都是在行动中解决的。 电脑用久了容易腰酸背疼,刚上大学时有这种疼痛,肩膀和脖子不舒服,尤其是背后的肩胛骨。后来发现是身体活动太少,于是多去锻炼。网上很多人推荐P90X的 ...

中国式不好好说话

本文转自公众号-人物 明明可以温和讲述,却总是反问,明明是关心,说出来的却是责备——不好好说话,成了许多中国家庭的日常顽疾。上周六,我们发起了一次关于「不好好说话」的征集,一个晚上,便收到了近600份、总字数超过10万字的反馈。 我们发现,中国人「不好好说话」的高发区是亲密关系里、家庭单元内,越是亲近的人,越爱不好好说话,那些「不好听的话」,有时是暗讽挖苦式的揶揄,有时是「正话反说」式的教导,有时是父母「习惯性地打击和否定」,它们并不显性,像一日三餐里放的盐,融于日常。 美国心理咨询专家帕雷夏·伊文斯在 ...

转载-语句摘抄

原文转自公众号-高考语文宝典 1.思考时,要像一个智者;但讲话时,要像一位普通人。——戴尔·卡耐基《人性的智慧》 2.奇怪得很,人们在倒霉的时候,总会清晰地回忆已经逝去的快乐时光,但是在得意的时候,对厄运时光只保有一种淡漠而不完全的记忆。——叔本华 3.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尼采 4.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古兰经》 5.一棵橡树的生长并不是茫无方向的,而是橡树本性的实现。——亚里士多德 6.我将归来,万马千军。——斯巴达克斯 7.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着奴隶。——塞涅卡 8.叶芝想起他的茵佛岛:“每 ...

文艺复兴人-WebEx的朱敏

本文发表于《环球企业家》2007年4月号,作者张亮,转载自这里。 从1969年到1971年的三年时间里,知青朱敏在宁波东乡从事着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春种秋收时,他要每天从凌晨2点工作到晚8点。虽然已经结婚、生子,但他似乎始终无法适应这种正规、平凡的生活。于是他加入了乡里的手拉车队。这依然是个辛苦活,但似乎有趣一些。每天,朱要和其他运输工一起,用手拉车把硫酸、硝酸、汽油等危险品从城市运到村子里。道路漫长、颠簸,木制的手拉车经常爆胎,或被货品压坏。而修车又是一件不可期待之事:全乡只有两个人会修车,因为“技术垄断” ...

四月的谷雨

好像没怎么下雨,春天就过去了。谷雨那天是下雨了的,站在窗边闻到泥土味夹杂着花香,很提神。气味把人的记忆一下子带到很久以前,刚想起什么已经忘却很久的事情时,味道一散,线索就断了,再也记不起来那件事了。但是想起那件事的一瞬间是开心的,那是小时候闻到的味道。谷雨这个名字很好听,清明也是。不同的字的本意通过组词的方式发生了融合,新的意向就出来了:土地里绿油油的稻田沐浴着春雨,是希望,是期待,是踏实。 最近经常站在窗边发呆,读博遇到坎儿了,工作没什么进展。虽然很早之前就意料到有这么一天,但真的到来时 ...

zz在钢铁森林里,想想荒野山林

本文转自人物公众号 2019-11-09,文|杨宙 《人物》:在你的公开课的开头,你提出,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为什么这么讲? 朱良志:中国古代,文史哲浑融一体,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区分,但有两个突出的重点,一是国家政治,一是人心的安顿。具体到艺术之中,如音乐,你会发现有两种不同的音乐,一种是庙堂之声,包括很多复杂的乐器,在祭祀活动、宫廷活动中使用,它是有关政治的;另一种在孔子时代已经产生,古琴,瑟,为了自我消遣、自我抚慰。这是两种不同的系统。看园林也是,你看故宫,作为皇家的宫苑与园林的集合体,它有一 ...

三月春分

春分过了,窗外是浓浓的春意。小时候并不觉得春天的特别,无非是些花花草草,没什么意思。那时候喜欢夏天:夏天有暑假,有西瓜,有很多好吃的。现在渐渐感觉到春天的好了,万物欣欣向荣,是希望,是朝气,对经历风雨寒冬的人显得更为珍贵。The hope for tomorrow makes us forget the sorrow today. 无论什么时候,心里都是要有希望的,不是吗?把自己融入春天,成为那一棵棵小草,沐浴阳光雨露,向天空成长。 经常想起高中作文范文的一句话,“现代人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忙碌麻木,早已忘记如何诗意地栖居”。这就是真实的写照,不是 ...

宅在二月

这个月宅在家里,除了去小区门口取菜,就没出门了。学校还是没开学,可以远程干活倒也不怎么影响进度。过年父母过来,因为湖北封省,在这边呆了一个多月,这是十年来和父母在一起最长的时间了吧~他们说这是提前过起退休后的生活了,我觉得一家人能在一起很踏实。看新闻,抢口罩,刷微博朋友圈,学习懒散了不少。从1月20号到现在还没有两个月时间,但是我们已经经历得太多,多到已经快要记不清。 公共管理中很多问题一直都存在,新媒体让大家更容易也更及时地关注到这些问题,对政府来说也是一种舆论压力。问题暴露出来,离解决就近了 ...

为铭记这一刻,我们能做些什么-劳冬燕

作者为清华法学院教授,原文写于‘劳燕东飞’公众号 一 原本没想过要就当前的疫情问题写文章。一来,我对疫情治理没什么思考,自身的专业主要涉及事后的惩罚,对于缓解当前疫情并无多少助益。二来,事有轻重缓急之分,眼下恐怕还不是对现有制度进行冷静反思的时候。三来,在舆论高涨全民关注的时刻,既然疫情已然成为公共话题,再加入我的声音,也许反而显得多余。 然而,一位医生的突然离世,让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些什么。不为其他,只为记录此刻的真实情绪,此刻的世态万相。不然,由于人们对记忆中的事物存在选择性重构的倾向,一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