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治《旷代的忧伤》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荡的美丽。列维坦站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到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罢?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 ...
六月的火车
前些天坐火车回上海,一路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想起很多过去的事。我家后面几百米是襄渝铁路,经常能听到火车的声音。在2007年左右火车提速前,铁轨是没围起来的。小时候爸爸时常带我到处逛,出门直接往铁路那边走,一路都是农田和池塘,各种各样认不出来名字的庄稼,我爸就一样样讲给我,偶尔碰到长成型的西红柿或是黄瓜,我心里想原来它们是长这个样子的呀~我们会沿着铁轨一直走,看到火车要来了再从铁轨上走下来,那时候火车还不密集,开得也慢,甚至路上还会停下来等快车先过,有时候错车还要停一个多小时。后来铁路修复线,火车 ...
人口危机为何无法避免 by 观雨大神经
转自微信公众号观雨大神经 按照最新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仍然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如此,社会对人口问题的担忧并没有减轻,因为生育率的趋势非常坑爹。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仅为1.3。人口正常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2.1,即:平均每对夫妇至少生育2.1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均衡。相比之下1.3显然差得很远,目前中国人口仍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均寿命提升。但没有生育率的支撑,年龄结构不可避免的老龄化。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国家正式出台了三胎政策,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提升生育率已经 ...
五月的大雨
北京好久没下雨,今天晚上九点多突然下起了雷阵雨,索性就继续窝在办公室了。看着闪电,理性告诉自己在屋里是安全的,下意识还是会害怕,可能这是从远古带来的记忆。最近忙着写程序做实验,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忙碌而充实,大概等到六月会好一些吧。昨天本科室友聚会,一晃又是好多年没见,八个同学竟然没有人是相似的发展轨迹,大家都是转系过来的,毕业之后也几乎都是不安分的。这就是生活~ 今天袁隆平去世了,早上看到他去世的消息,后来辟谣了。当时心里就觉得可能是真的,没过多久就证实了。从小到大都是听着他名字长大的,虽然不 ...
短暂的春天
最近呆在北京实习,又见北京的蓝天和大风。路上随便溜达着总是容易想起之前在北京呆过的时光,随便一数就是五年十年的。一个人爬香山,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沉默,很少说些什么。也许是忙于读博的课题,也许是思维迟钝,也许是觉得说来说去也就那些事而觉得不必多说。但是说或者想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即使琐碎、重复,酸甜苦辣也正是生活着的体验。有时候唠唠叨叨也挺好,什么时候天气好,什么时候花开了,什么时候发工资,什么时候吃了好吃的,什么时候见了朋友,都说一说想一想,也挺开心的。 在路上骑车偶然想起刘欢的《从头再来》 ...
与吴昊访谈-你我皆凡人
转自清新时报公众号,作者 | 马程田 伏奕澄 早晨8点,吴昊戴着口罩、护目镜快步走进理科楼。北京的春天对他并不友好,由于严重的花粉过敏,办公室里的空气净化器必须始终以最大功率运转。三个大书柜、三张大白板和三台显示器,是他日常工作的标配。“我是一个很放松的人。”吴昊从沙发边拿出一双拖鞋换上,“在办公室嘛,怎么舒服怎么来。” 他换掉口罩、打开电脑、烧水煮茶,放松地坐进扶手椅。“这是清华109周年校庆的‘清云沱茶’,清华对口帮扶云南南涧推广的普洱茶。”吴昊指着刚刚添满的杯子说,“感兴趣的话就一人拿一包吧。” 迷茫时刻 ...
诊断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下的增长与波动 by 陆铭
本文转自知乎 本文从经济增长的黄金律和空间均衡出发,指出了中国经济存在的结构性扭曲和空间错配问题。过度依赖投资曾经导致中国经济在2008年之前的短期高增长,但也造成了结构性扭曲,成为2008年之后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降的原因。因此,中国经济近二十年的增长与波动不是通常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周期。与此同时,2003年之后一些区域发展政策虽然发挥了缩小区域间差距的作用,但也导致了严重的空间资源错配。本文指出,地方政府追求的只是局部的短期的增长,而不是全局的长期的增长。未来中国需要通过改革来纠正扭曲和释放制度红利。 ...
年末碎碎念
2020年也过去了,以后就是奔四的人了。时间过得太快,偶尔停下来却记不清来时的路,这十年变化了太多。比尔·盖茨曾说,“我们倾向于高估短期内将要发生的变化,而低估长期内将要发生的变化。”的确是这样,回顾长期的变化总是会让自己惊讶。中间转折点是在哪里呢?身处其中时,你知道那一刻将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转折点吗? 十年里,读书工作结婚买房生娃一件件事过来,北京南京香港一路向南,一直在漂泊,往往对一个地方刚熟悉了一点,又要挪窝了。经历了股市的疯狂和暴跌,经历了楼市的持续疯狂和持续调控,对社会有了一点点初步的认识。 ...
zz中产家庭孩子的出路
转自微信公众号 一、出路 最近要写一篇关于学区房的文章,这类的文章本可以信手拈来,所以已经提前吹出去了。结果,马上被卡住了,还整整卡了一周,每天坐在电脑前两个小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原因何在呢?因为不管是买学区房,还是“鸡娃”,都是手段。虎妈狼爸们本质上关注的不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出路问题。 有一部记录片,名字正好就叫《出路》,讲的就是这个问题。这部纪录片,导演花了6年时间,从2009年到2015年,跟踪了3个孩子的成长历程,试图探讨出路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时效性。这3个孩子从左至右分别是:农村孩子马百 ...
宫鹏:知识分子是善于运用知识的人
原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导师:赋能者 现在每个人都争着说:“你读了博士,我也要读。”可是,for what?为什么要去读?社会都在说状元好,大家都去考状元,可古时的李时珍,唐寅可都是落榜的人啊。所以我们的目的性不对,模仿别人的时候,不知道本身的意义是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思想,渗透在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 我今年作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刚入组时说:“你们要变成肆意生长的大树,哪有阳光,哪有水,哪有好的,你就去找,而不是长成一棵棵被人修剪的树。”学生会觉得我是enabler(赋能者),是一个学生梦想的助长器,我很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