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那里的方言里,读书也有上学的意思。若是这么算起的话,我读书也有近20年了。
小时候父母都在工厂上班,放假的时候在家里呆着无聊就到处翻东西,偶尔看到几本书就随手翻翻。大概是因为觉得看书有意思,还能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下学问,慢慢就能坐下来翻翻书了,还学会了像爸爸一样写读书笔记。后来到了初中高中,在早自习上一般都是大声读书,尤其是那些自己喜欢的散文诗词,更是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确是这样,读的多了,对字里行间的感情和想法就不一样了,那真是开心的早自习。即使到现在都还记得《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吊古沙场文》中的一些片段。上了大学有了图书馆,看书就更加方便了。喜欢在图书馆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去找自己想看的书,书借满了就先记下书名来,留待以后慢慢看。读书还是会摘抄或者做笔记,不过更多是在电脑上记笔记。后来发现想读的书永远也读不完,就释然了,不再急着去读完一本本的书。既然相遇就是缘分,那就好好珍惜与好书、与作者之间的缘分,想几个问题,写几处笔记,能有所得就很开心了。
为什么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呢?这个问题之前没有仔细想过,小时候读书或多或少有虚荣心的因素,长大后读书慢慢成为一种习惯,有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去书中寻找答案,没事儿做的时候就随手翻几本书,也没有去想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读书除了学习知识获得技能之外,对自己的影响大概有下面这些方面吧~
读书能增长见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我们生活在小圈子里,但是渴望了解不同时空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想去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想去了解那些有意思的工具背后的原理等等,我们去书中寻找答案,从书中去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或者事实,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甚至还可以以后亲手尝试或者亲身经历。
读书能帮我们磨练心性。每个人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而只能经历有限的生活,而读书让我们经历各种模拟演习:在书中各种假想的场景中自己应该如何面对。我们读书重温一段历史,甚至以上帝视角回顾一个时代,我们了解到不同时代里不同人物的一生:如何面对低谷或巅峰,如何成长又如何衰落。从那些前人的经历中我们获得对自己的再次认识,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里给自己更加明晰的定位,也为以后的路提供参考。
读书也是寻找一种心情和共鸣,让不安分的情绪或者隐藏着的但以后可能会爆发的情绪,像河流一样,顺着书中前人留下的河床河道,静静流向远方,而不会郁结甚至崩溃。我们读书时看到很多人物的经历,但到最后还是看到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当我们孤独寂寞的时候,一想到滔滔历史长河中、茫茫人海中还有那么多的人和自己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情绪,就仿佛不再觉得那么孤独了。
怎么开始读书
或者大多数人都想多读书,但不知道从何读起。好书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书用来传递一个观点、一套方法;有的书展示一套概念体系及逻辑联系;有的书讲述一个故事,或传递一种情绪;还有的书可能介绍一些零散的概念和知识点。看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方法。
对于理工科的书来说,主要是掌握一个体系,像是盖一座楼一样,从底层往上走。定义若干概念,考虑一些假设后,得到新的概念,会有新的应用。对于公式、图表的前提条件要重视,推理方法争取重现,同时对不同变量要界定清楚。勤做笔记,把书读薄;勤动手推导,不盲信书本。若能自己重新把书中内容有序的写出来,那这本书就是消化理解了。
对于一些文科的书来说,也是掌握一个体系,这里的体系更像是多叉树,由上而下来构建。现有一个中心观点,由此引发若干分论点,有若干论据(数据、故事、事实等)支持分论点,有若干章节会进一步阐述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出现的概念,也会与其他作者的观点对比。当我们用一个金字塔形的框架把书的结构梳理清楚、其中的概念甄别清楚,这本书就算是理解了。文科的理论与理工科的理论不同的一点是,理工科的经典著作的争议性一般不大,更多是作为一种答案去吸收;而文科的理论或体系是作者的一种观点,可以去辩证思考,甚至当做自己的对手去与之争论。如果只是一味盲信的话,会少了很多读书的意义。黄宗智在他的文章中进一步讲述了读书的方法。
读书就像做饭一样,有很多相似点。求知或思考的过程,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格物致知”,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知识和原理,根据习得的逻辑、推理的思考加工,得出一些论断或结论,再在生活中加以验证并修正结论。当然,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结论往往也不明确,需要中间把握一个度,这就是因人而异了。
如果读书没有处于上面这个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可能就是休闲的阅读了,如果读完书能问问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还记得什么,这样读书也是挺好的。倘若花了很多时间去看闲书,最后却看得心烦气躁,就得不偿失了。
我之前记下了不少想看的书,还在慢慢整理分类,下面是我尝试的分类~
- 方法: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做学问的方法
- 故事:传记、历史、小说
- 理性:自然科学、逻辑思辨、人文社科经典
- 感性:诗词、散文、随笔、美术、音乐、工艺品
- 技能:专业知识、IT、生活技能
读书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需等着万事俱备之后才开始。不需要急着把书读完,仿佛是完成一件任务一样,认真对待与书的缘分,好好读书,就好了~
(觉得自己还是没有能力驾驭这个话题,没有说清楚,以后回过头来看看应该会有新的收获吧~)
附录-待读的书单
01-方法
02-经管
- 经济学讲义,李俊慧
-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保罗·R·克鲁格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有,杰弗瑞·菲佛,#外国人看政治
03-理科
- 集异璧之大成,侯世达,#很出名的科技类书籍
- 浪潮之巅,吴军,#IT行业的历史
- python基础教程(第二版),赫特兰
- 机械工程史,张策,#绝对是一部大作!
- Engineering the future,IEEE committee, #IEEE百年特刊,很多领域的综述
04-历史
- 国史大纲,钱穆
- 邓小平时代,傅高义,#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历史的补充
- 开放中的变迁,金观涛,#学习历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八次危机,温铁军,#对建国后若干次经济危机进行分析,也是一部建国后的经济史
-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 历史研究,汤因比,# 大著~
05-非虚构
- 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1940s日本践行新教育理念的一所小学的故事
- 孩子你慢慢来、目送:龙应台,#散文集
- 巨流河,齐邦媛,#大历史中的渺小的个人,几十年匆匆如流水
- 看见,柴静,
- 民国语文,#若干民国时期文章的集锦
- 文化苦旅,余秋雨
- 文学回忆录,木心,# 木心谈世界文学史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陈冠中译,
- 渐晓中医,刘鹏,#不错的中医科普
- 回归身体,云门舞蹈学校,#表达一种柔性的生活态度
- 林庚推荐唐诗,林庚
- 中国纪事,许知远,#冷静看时事
- 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遥远的、孤独的生活,一个人与自己对话。
- 生活就是健身房,高科,#锻炼身体方法的介绍
- 旁观者,彼得·德鲁克,#德鲁克看他身边那些优秀的人,有什么特点什么经历
06-小说
- 白鹿原,#大历史的感觉,波澜壮阔几十年,合上书发现才不过是一瞬间。
- 平凡的世界,
- 小王子,#一种生活态度
- 月亮和六便士,#生活态度
07-心智教育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的方法
- 与时间做朋友,李笑来,
-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布朗
- 清醒思考的艺术,罗尔夫·多贝里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Stanovich,#如何理性思考
- 芬兰教育的45堂必修课
- 育人三部曲,苏霍姆林斯基,
- 哲学的邀请,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北京大学出版社
08-incoming
- 编程人生-15位软件先驱访谈录
- 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30周年纪念版
- 文明之光 ,吴军
- 成功动机与目标,
- 书滋味,王鼎钧
- 学科入门指南(系列), 浙大出版社
-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 历史与我的瞬间, 梁鸿
- 正念之道, 西格尔
- 我的一个世纪,董竹君
- 致青年学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 盛世,陈冠中
- 观念的冒险,许知远
- 写作这回事,斯蒂芬·金
- 近代中国的变局,郭廷以
- 采绿,凃昕
- 王元心晚年谈话录,吴绮丰
- 元曲三百首, 张根云,商务出版社
- 发现社会——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兰德尔
- 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张定浩
- 晚学盲言,钱穆
- 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Thomas W.Myers
(上面很多书只是匆匆翻过几页,以后一本本看,也会过很久了吧~)
ver1.0 @ 2015-08-01
ver2.0@ 2015-08-07
ver3.0@2015-08-13
ver3.1@2015-11-01
0 评论